阅读历史 |

第425页(2 / 2)

加入书签

华阳郡公愕然片刻,心中顿时苦笑。他总算知道了为何文人墨客写诗填词时,总爱把君臣比作夫妻,去写那哀怨至极的语句。他此刻便觉着自己像个刚进门的小媳妇,夹在太婆婆与婆婆之间没法做人。也瞬间明白了章太后宣召他的真正目的——无需真商议什么,只要见了面,即是他的罪孽。在干柴上时不时的撒点火星,这捆柴早晚都是要烧着的。华阳郡公再次失望的在心中叹息,永和帝当真被章太后拿捏成了个提线木偶。他现该庆幸,章太后终归自认杨家人么?否则这江山,真的早不姓杨了。

然君父的质询,不能不答。华阳郡公恭敬的道:“娘娘心疼瑞安公世子,想把他调回京中。”

永和帝对杨景澄出京之事本就不满,听了华阳郡公的话,他脸上露出了几分戏谑的笑,暗藏讥讽的道:“想必你更忧心他的前程,不愿他回京吧。”

“是。”华阳郡公索性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永和帝险些叫噎了个跟头,脸上的表情倏地消失的无影无踪,而后他冷冷的道:“父母为子女,当计长远。你可真是个尽职尽责的好兄长。”

“臣从来以为,男儿志在四方。年轻时多出去走走,开阔眼界乃好事。”华阳郡公冠冕堂皇的道。

永和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如此说来,你也想出去历练几年?”

“是。”华阳郡公毫不犹豫的答道。

永和帝神色一滞,接下来的无数话语生生卡在了喉咙里,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华阳郡公平静的看着凿花的地砖,等待着永和帝自找台阶。放他出京?华阳郡公嘲讽的想,胆小如鼠的老皇帝敢么?京城是中枢,更是杀人不见血的战场,眼下的风平浪静,全凭几方势力僵持。一旦他撤出京城,局势大乱,永和帝只怕怎么死都不知道。

好在,永和帝纵然有千般万般的缺点,有一条却值得称道——他从不逞强,十分的俊杰。纵然知道华阳郡公故意气他,他也不会丧失理智,而是把仇记在心里,只待日后找寻机会报复。好半日,他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话:“自古外戚多有作乱,你不得不防。”

永和帝的话几乎明示,华阳郡公自然听的懂,他没有接茬,而是意有所指的道:“臣若外放而瑞安公世子返京,娘娘不知多么的欣喜。娘娘已有千秋,能哄得她高兴,亦算臣等晚辈的孝心了。”说毕,他微微抬眼,望向了御座上的永和帝。章太后看中的人,你真的敢立他做太子么?

一片阴云浮上了永和帝的心头,他目光复杂的看向华阳郡公,不得不承认,哪怕此人野心勃勃,但他与章家已明刀直仗的干了十来年,绝无半点联手的可能。而杨景澄与章家……确无明面上的生死大仇。永和帝脑海里闪过了个念头——要不要把其生母龙氏的死因告之于他?不,滔天的权势面前,杀母之仇并非不能暂时按下,毕竟古人有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唯有宣扬到人尽皆知,方可断他后路。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