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4页(1 / 2)

加入书签

就在杜玉娘离开不久,丁年贵也跟着下了屋顶,在走廊上堵住了预备出门的杨景澄:“外头太乱,世子别出去了。”

杨景澄皱眉:“什么情况?”

“发洪水了。”丁年贵解释道,“世子不曾来过南边儿,不知道洪水之可怖。这会子您看着水以及很大,可您不知道哪处还在下雨,洪峰是否抵达。何况昨夜那是海上带来的暴风雨,离了此地不定去往哪处。在上游下雨,弄不好正在酝酿更大的洪水。您不会水,万一一个浪打过来,我们都跳下去也是找不着人的。”

杨景澄看了看阴沉的天色,不由担忧道:“那百姓们怎么办?”

丁年贵苦笑道:“挣命吧。宁江府都这么大水,台风登陆之处不晓得什么景况。朝廷赈灾自是得先顾着那头。您若不忍,待水退了寻路上认得的商户拖些米粮过来设个粥棚倒使得。”

杨景澄道:“自来粥棚便有些犯忌讳,你回头派个人出去打探打探本地有甚好口碑的寺庙庵堂,咱们直接舍米给他们。”

丁年贵欲言又止,好半日方叹了口气:“罢了,您不愿我就不讨嫌的絮叨了。”

杨景澄笑了笑,权当默认。舍粥舍米修桥铺路,一向是令人赞颂的善行。士绅人家办一办买个名声无妨,但于官宦人家有忌讳,到了宗室子弟,除非似杨兴云那般从来混吃等死的,否则就得让人琢磨琢磨何以公然收买人心了。

不远处的山峰水汽蒸腾,随时要再降暴雨的模样。杨景澄到底不放心,也寻到了上阁楼的梯子,欲爬到屋顶去瞧。丁年贵无法,只得跟着,还没忘了叮嘱:“上头有苔藓,滑的很,世子仔细些。”

杨景澄应了一声,手脚麻利的上了屋顶。越高大的屋舍,造价越贵。章太后出手,自然挑的最好的。因此杨景澄的宅邸足足高出了邻居一大截,站在屋脊上,颇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可惜杨景澄视线匆匆扫过城中,就再无赏景的心情。洪水滚滚过后,是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杨景澄心中一酸,他堪称豪富的家底,对上数以万计的灾民,恐怕只是杯水车薪。而一路横扫的台风,沿途又摧毁了多少人家?

哗啦!暴雨骤然倾泻而下,水边不知发生了什么,大批的百姓往这边撤离。宁江府一马平川,大水一来连个躲避的高处都无。士绅富人聚居之地已是离水最远的安全地带了。杨景澄站在高处,清晰的看见他的邻居们正匆忙的关闭大门,以免被难民冲撞。他的宅邸亦连上了三道门闩,把乱象阻隔在了门外。

“世子,你怎底站在屋顶上!”走廊那头的青黛一眼就看见了立在瓦背上的杨景澄,险些急的跳起,“您快下来,那是二楼的屋顶,掉下来可不是玩的!”

“丁头儿!”石英显然也看到了杨景澄,当即厉声尖叫,“你快把世子救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