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页(1 / 2)
英国公眼皮抬了抬,勋贵子侄谋跑九边来谋出身的多了,他也不甚在意,横竖暂不消他管,待到有了功勋再看不迟。今日肯拨冗见上一面,都是看在靖南伯的脸面上了。他一边听着楼英与岑正祥的废话,一边一目十行的扫着靖南伯的信件。及至读到最后一段时,本来半眯着的眼倏地睁大,盯着靖南伯亲笔书写的那几个“瑞安公世子之表兄”来回看了好几遍,心里飞快的盘算了起来。
根据靖南伯寄来的信上说,楼英长与瑞安公府,与杨景澄恰是自幼的伴当。杨景澄他有印象,却算不得多好。肤白如玉,似个姑娘家一般。可巧还不大爱说话,文文静静的,更像女孩儿了。此前他听到京中的消息,道是永和帝与章太后齐齐选中了杨景澄做嗣子,他还十分不满的腹诽,觉着两宫简直胡闹!选个弱不禁风的嗣子,你还不如叫海宁公主招女婿上门拉倒!心里正有无数句娘想骂,不料,靖南伯就把小世子的表哥送到他面前来了。
九边受兵部辖制不假,但边关大将,还不把京中纨绔放在眼里。因此靖南伯此举颇有深意,莫非他竟不看好华阳,而是看好那小世子?
杨景澄崛起太快,溜的太急,以至于除了京城相熟的几户人家,对他的感观还停留在早年。而当年的杨景澄又是个不爱出门的主!因此,别说知他脾性如何,见过的人都极为罕见。英国公若不是有个国公女婿,够呛能认得这位主儿。
于是,百思不得其解的英国公再次打量起了楼英,并忍不住问道:“京中公子多走读书科举的路子,你怎底想不开跑到边疆来了?”
楼英腼腆笑道:“不大会读书,上了科场反倒叫人笑话,不如来边疆挣个前程。”
英国公又问:“你在瑞安公府长大,怎么?如今宗室里开始流行习武强身了?”
楼英道:“不曾。宗室里养了武师父的统共只有华阳郡公府与瑞安国公府,余者与往日无二。”
英国公挑眉:“那你们世子的武艺也颇有看头咯?”
楼英答道:“世子比小子强的多。”
英国公似笑非笑的问:“你有多强?”
楼英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他现又没跟人对打,反倒不如文采飞扬的先当场作首诗词的来的直白,因此不由的看了眼岑正祥,寻思着当面揭短他会不会恼羞成怒。
岑正祥常居边关,性子直爽,没什么城府。被楼英这一眼看的,当即面皮涨了个通红。堂堂家将干不过个白面书生,此乃他生平所恨!更别提去岁二人打过一场之后,他被同僚们笑了足足半年。硬生生的把他笑出了些毛病。楼英犹在迟疑,他倒先激动的跳出来道:“你是边疆老兵教出来的,有甚好谦虚的!”
楼英:“……”我没谦虚,我怕你脸上挂不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