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8页(1 / 2)

加入书签

颜舜华忍不住担忧的问:“你眼下竟如履薄冰至此!?”

杨景澄没说话,权当默认。平时的确不必如此小心仔细,可吴子英张继臣相继被杀,背后两派的博弈他看不分明。尤其是他始终没弄明白太后系的人杀吴子英的目的,不免行事更加慎重。若非如此,他也没必要刚升官便躲到乡下避风头了。

颜舜华苦笑:“这可真是步步惊心了。”

“或许是我想多了呢?”杨景澄不以为意的笑了笑,“不过身在朝堂,谨慎些总是好的。再则,从长远看,有些事我的身份也是不方便做的。”

颜舜华问:“何事?”

杨景澄缓缓吐出了四个字:“土地兼并。”

颜舜华皱眉,她隐隐抓住了点思绪,那点灵光却又飞快溜走了。

好在杨景澄没卖关子,直接道:“而今天下土地兼并已然触目惊心,从京畿到江南,自耕农逐年减少,朝廷赋税自然也跟着岌岌可危。似颜氏宗族这般,仗着算地方豪强,在税收上做点子手脚,可他们终归要缴税的。哪怕把赋税转嫁给佃农,银子总对的上。可是咱们这样的权贵,”杨景澄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知道甚是赋税么?”

颜舜华的脑海里飞快的闪过无数史料,瘦骨嶙峋的流民,四处开花的战火,鲜血淋漓的屠杀……一幅幅画卷般的景象在她灵台中展开,激的她生生打了个寒战。

“你史书学的比我好,大抵知道接下来该有什么事了。”杨景澄道,“历朝历代,到了百来年的光景,总会来个中兴的明君。而那明君,头一件功绩必然是清查田亩。”

说着,他侧头在颜舜华耳旁低声道,“以华阳兄长的脾性,恐怕不肯耍雷声大雨点小的把戏。我觉着距离那日不远,但凡兼并上的事儿,不论我自家去做的还是旁人讨好我硬塞给我的,最好通通别碰。横竖咱们家田土已是连绵不绝,实不必弄的屁股不干净。将来有人同你说甚投田投人的,你可千万别应。”

经杨景澄一分说,颜舜华总算明白,自家那狗屁宗族竟不上不下的卡在那儿,好似豆腐落进灰里,拍不得打不得,让人好生憋气!不由咬牙切齿的道:“可真真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人埋!世道太不公了!”

杨景澄轻笑:“果真咽不下这口气,待等上几年,待朝廷上没那多幺蛾子了,怎么处置还不是你说了算?”

颜舜华挑眉:“你不是满肚子妇人之仁,不舍得朝百姓下手么?”道理她都懂,好赖偷偷读了那么多年书,嫁人之后更是光明正大的在家把史书当话本子看。知道土地兼并可大可小,与其事后麻烦不断,不如一开始不沾的好。可她女人家小心眼,实在没有那般辽阔的心胸,免不得刺杨景澄两句,以免心气难平。

杨景澄嗤笑:“当初颜道全仗着是叔叔,卖你天经地义;如今你是一品夫人,整他们不照例是天经地义?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若非节骨眼上我不好节外生枝,真犯不着。你可千万别当我是好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