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1 / 2)
有的说王二就是欠教训,不是头一次给人脸色瞧了。
有的说起豆汁,说这里送的豆汁确实不如乔家磨坊,喝在嘴里淡而无味,估计是加了不少水。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这件事又通过菜市上的人,传到镇上其他人的耳里,很快也传到了晚香耳朵里。
“这事不可能一劳永逸,要做好长久的打算,不过咱们起点低,自然期待比别人少,不像有些人……说白了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慢慢来吧。”
阿四有听没有懂,只能等出来后才问刘叔:“爹,秀秀姐说的什么意思?这俭奢的跟镇西头为了豆汁打架有什么关系?”
“没什么关系。你秀秀姐的意思就是让你做好自己的活儿,乱七八糟的事别多管,只要咱们市集一天不收钱,那边就打不赢咱,急得是他们,不是咱们,懂了么?”
“可那边要是真不收钱了咋办?”阿四搔搔脑袋问。
“那你等他不收钱再说。”
*
这件事并未在镇上掀起太大的风浪,因为很快就有一件事将这点小小的波澜盖了过去。
有消息说,今年朝廷收税子还跟去年一样,是本色和折色并征。
用通俗点说法,就是钱物并征。
这种钱物并征的法子一直都有,主要是看征收比例,每年到了收获季节,农人们除了操心地里的粮食收不收的上来是一,再来就是交税子是怎么个交法了。
按照农人们的想法,自然是种粮食交粮食最为便宜,可朝廷出于粮食运输的问题,大量的粮食从南运到北,路上折损太多,又提出钱物并征之法。
按理说这种法子也没错,可无奈每到收成之际,通常也是粮食价钱最低的时候。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平时一石粮食可以卖一两纹银,但若是放在这个时候卖,粮商们通常会压价,他们知道农人们等着银子交税,可以压低两三成到四五成。
也就是说,本来农人们交五石粮食,就能交够今年的苛捐杂税。但因为钱物并征之法,他们可能要交出三石粮食和二两白眼,这二两白银是两石粮食换不来的,可能要卖掉三石乃至四石才能凑够。
也因此当人们听说今年的税法是一半本色,一半折色,都是纷纷破口大骂。
镇上的人或多或少家里都有地,不管是自己种还是佃出去,这种征收法都和自己息息相关。
一时间,镇上都是在讨论这件事,自然也就没人去议论打架不打架的事了。
晚香也是连着两日都听草儿说,二常中午回家了,又从二常的口中才得知之前他在私塾,并不是私塾管了他饭,而是顾青砚管着他,还督促他背书。这几日之所以突然回家,是因为顾青砚和族学里告了假,已经连着几日没去族学了。
*
秋雨纷纷,天色阴沉。
这种天气,又是半下午的,市集上自然没什么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