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9页(2 / 2)

加入书签

谢昭抬眸看他:“你觉得呢?”

廉宋的嘴角微勾,露出一个有些淡的笑。

他语气笃定:“应该还是会继续坚持的吧,毕竟你们是御史台。”

谢昭也笑了。

他转身离开,只留下一句话:“廉大人且看着吧。”

成王的死果然没有让御史台闭嘴,这突如其来的死讯反而让御史台的进谏愈发猛烈。除了御史们,六部不少官员都纷纷上奏,要求刑部彻查成王的死因。胆大如何方者,甚至已经告到了太后面前,直言:“最近蹊跷的事情太多了。”

年轻的太后只是四两拨千斤:“成王罪孽深重,说不定在狱中反思过后羞愧难当,这才选择一了百了。”

每一日早朝,大臣们都因为这事吵得不可开交。御史台和林铮等一派的人坚持要彻查真相,丞相一派的人却觉得这些人胡搅蛮缠,昨日已逝,花太多精力放在无法挽回的事情上并无意义。

两派官员的争吵最后被一则来自边境的消息终止——北燕突然发兵,时隔将近二十年,北燕和大峪之间的友好最终还是被打破。

万旭不怀好意地问过谢昭:“您希望谁赢?廖大人还是您的……知己?”

他玩味地把知己两个字在舌尖转了一圈,脸上的表情揶揄又不屑。

谢昭睨他一眼:“总归赢的不是万大人就是了。”

他往前走了几步,似是想到了什么,忽的又顿住了脚步,转过头看向万旭,眉头微挑:“万大人这么关注我,莫不是欣赏谢某,也想要谢某的知己高朋?”

万旭眉头微敛,冷笑一声刚想说什么,就见谢昭又掸了掸衣袖上根本没有的灰尘,淡声:“可惜了,在交友这件事上,万大人这样的人,谢昭一向是敬而远之的——您经常凑过来,我看着烦。”

您看着烦。

这四个字说得虽然淡,可话中的意思却极重。向来文质彬彬的谢御史,除了在朝堂中进谏时,其他什么时候说过这种毫不给人留情面的话?

这个谢昭!

此时刚下朝,谢昭又没有降低音量,于是不少官员都听到了他明晃晃嫌弃的话语。

万旭顶着周围人若有似无的异样目光,看着谢昭大步离开的背影,面色逐渐阴沉。他冷冷地看了一圈身边的人,跟着甩袖离开。

谢家军到底是个不容小觑的对手,纵然北燕军队悍勇难敌,也难以占得上分。

威严的大殿中,傅翊接过来自黄渠的密信,一目十行扫过信件的内容后,面上很快浮现出怒色。怒气上涌,他气得猛地把桌上的所有奏折都扫翻在地,于是刚才还堆得高的奏折便滚落到地上,三三两两凌乱地叠在一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