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0(2 / 2)

加入书签

  “将军,这不正暴露了吗?”他斗胆直言。

  庞杰轻笑着哼了一声,“待说了此事,你再讲那段崇没逃,令一小部分人送出了小皇帝后,现在正领着余兵杀回来支援。”

  这下士兵就更不懂了,可他见庞杰成竹在胸,再追问下去便有违军令之嫌,只能按照他的话去做。

  庞杰却是清楚明白李元钧为何要走这一步棋。

  藏身大佛寺的人都有着匡扶李言恪复位的共同目标,这才让他们像根绳子一样,凝聚在一起。可是其中有一个目的不同,沈鸿儒在乎的是先皇唯一认定的储君李言恪,而主将段崇却极其在乎他的妻儿。

  如果能好好利用这一点,岂非轻而易举地就能教他们“同室操戈”?

  沈鸿儒那老儿生性多疑,自负不凡。

  要是派去的奸细说段崇舍了李言恪,正带兵回来营救支援他们,沈鸿儒多半以为这李元钧的调虎离山、声东击西之计,北山门根本没有伏兵,而段崇是被李元钧误导,以为傅成璧等人有危险,失去了理智才做出这么错误的判断。

  一方以为北山有伏兵,一方以为北山没有伏兵,真假、虚实不定之间,主宰人做选择的就不再是理智,而是感情。

  李元钧之所以能算计到这一步,是因为他算定了沈鸿儒将先帝这唯一认定的血脉看得比他自己的命还要重。

  沈鸿儒一生的抱负,他的新政,都系在李言恪一人身上。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沈鸿儒一定坐不住,必然先率精锐军师冲破北门赶去与段崇汇合,告诉他别中计,护住李言恪为先。

  而在途中,庞杰只要故意将沈鸿儒顺利放出祁山,就更能让沈鸿儒确认“北山没有伏兵”的想法。

  到了那时,一干女眷教他留在最后,庞杰再去截击,拿下手无缚鸡之力的傅成璧和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简直易如反掌!

  失了妻儿的段崇,又怎么肯再为其卖命呢?只怕恨不能杀沈鸿儒泄愤了罢。

  而那些追随段崇的江湖人士和信鹰子,还愿意继续保护李言恪么?

  庞杰低笑一声,暗叹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李元钧当真是一条潜在深渊的真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将这一干人耍着顽儿似的玩弄于股掌之间。

  简直可怕如斯,慧极近妖。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