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6页(2 / 2)

加入书签

吴大勇道:“这还有什么可商量的?她不就出了种子和田地吗?卖力气的是咱们,你们要我定个标准出来,我说那就照收成的两成给她。”

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有的人自己家有地,但土地贫瘠的,苦干一年也种不出多少粮食,更多人以前都是从当地的小地主那租地种的,以往满打满算下来,他们拿到的才只有当年粮食产出的一两成。

现在调了个儿?这好事儿以前想都不敢想。

不少人觉得心虚,但同时心里更有压抑不住的兴奋。

大家互相看看,都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却又显而易见都想占这个便宜。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不安的提醒:“可是庄子上放了话,要是我们把这份额压得太狠,来年她真的不把地租给我们种了怎么办?”

这次说话的不是吴大勇,是之前的老者:“这一点我瞧着那女娃娃当是虚张声势的,她这份田产,离着最近的就是咱们两个村子,别村的人要想来种,路上就得走半天,谁耗得起?她不租给我们,就得荒着。衙门的赋税却不能停……反正她手里也不缺这点儿粮食,多少收回去一点就不亏本。要真不给我们种了,那她就得每年倒贴银子,她不敢。”

有人点头附和,觉得有道理。

但也有人担心:“人家是京城出身的官家小姐,京城里的贵人,脾气都大着咧。不争馒头争口气,这要万一人就是为了跟咱们置气,宁肯让地荒着也不肯给咱们呢?”

京城里的贵人什么样他们没见过,但是村里的地主什么样,镇子上的官老爷是什么样的,却都知道。

越是有钱有势的人家,脾气越大。

城里黄员外家的恶霸儿子都是宁肯拿着肉包子去喂狗,也不会施舍给邻居家的小孩子吃的。

此言一出,众人又忍不住纷纷担忧起来,举棋不定之时,就又齐刷刷的看向吴大勇。

吴大勇看了眼这些人,眼神里有些高高在上的不屑:“我实话跟你们说,我喊你们一起这么干,还不是为了叫大家都多得些好处?这位东家是京城里的富贵人家出身你们都知道,她手底下像是咱们这样的庄子,甚至比这大上几倍十几倍的都有,这点儿地方算个啥?我家表舅是做茶叶生意的,去年去南边收茶的时候路过江南,那一代去年遭了蝗灾,几乎颗粒无收,朝廷都派了大官去赈灾了。当时受灾的就有这位东家名下的大片田产,说是有一千五百多亩地吧……”

大家都是农户人家,这么大片农田颗粒无收,虽不是自己的,但是感同身受,想想都跟着心疼。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