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1 / 2)
学生们不免停下喧闹,看过去。
裴云潇一眼就认出,这三位都是吴州城里知名的大粮商,“富得流油”四个字就差写在了脑门上。
“王老爷、李老爷、钱老爷?你们这是?”郑伯焉和宋珏一头雾水的与那三人见礼。
“哟,这不是听说您二位培养出了个好学生,为咱们吴州百姓办了大好事嘛!咱们都是同乡同里的,总是要来祝贺祝贺嘛!”王老爷笑道。
学子李延在一旁撇撇嘴,朝裴云潇嘀咕道:“当初嘲笑咱们最厉害的就是这三位,变脸真快!”
自打梁泽与王森死的死,走的走,李延就彻底变成了裴云潇的跟班。
裴云潇一挑眉:“这不正被楚方兄说中了吗。”
那边三位老爷端的是财大气粗,大手一挥,让下人们抬上来了几大箱的贺礼,说是要送给书院和唐桁。
“我们真是十分仰慕这位唐公子的才学,被他的高风亮节深深折服。”王老爷又道:“不知郑先生和宋先生可否为我们引荐一下?”
这个要求,郑伯焉和宋珏自然无法推辞,只得把唐桁叫了去。
“哎呀!真是一表人才!”李老爷高声称赞。
另一边的钱老爷的眼光愈发露骨了,看着唐桁,仿佛他是什么香饽饽。
“小七,咱俩打个赌吧?”韩少祯凑过来:“不出三句话,他们仨肯定要说资助子宽上京赶考,那位钱老爷还要把子宽说给他家的姑娘!”
裴云潇听得后一句,心里猛地就是一沉,莫名其妙的酸了一下,不过并未在意。
“我不跟你赌。”裴云潇不接韩少祯的茬:“因为我跟你想得一样。”
果然,那边三个人已经开始了对唐桁的轮番轰炸。
李老爷:“听闻唐公子为了番薯之事,拿出了自己的积蓄,真是高义啊!唐兄弟如此人才,绝对不能埋没。我愿无偿赠予唐兄弟上京的银两,助唐兄弟金榜题名,也算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
钱老爷:“贤侄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心性与造化,可见家风斐然。如此儿郎,自当配佳人红颜。不知贤侄可有婚配?小女今年及笄,正待字闺中,熟读经史子集,精通琴棋书画……”
王老爷:“郑先生、宋先生、唐兄弟,书院为江东百姓如此劳心劳力,我实在佩服至极。我愿意出资买下书院此次收获的所有番薯,不让为百姓谋好处的人寒心!”
嗯?裴云潇眉头轻轻一皱。
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李老爷和钱老爷说的话,裴云潇还不至于放在心上,不过一笑了之。可这位王老爷说的,就有些微妙了。
商人逐利,无利不起早,王老爷定是看到了番薯的巨大利润,才会开这个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