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2 / 2)
没想到的学生头都快要埋进胸前,在心底祈祷着——“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郑伯焉环视了一圈,唯独一个韩少祯,潇洒恣意地斜倚在石座上,好像一个放荡不羁的天仙一般——哼哼,看着就让人不爽!
“容庆,你来!”郑伯焉勾起隐隐坏笑:“刚才看你讨论的最积极,一定很有想法。”
第42章 对上绝句
韩少祯一脸懵地转过来, 摊着双手看向郑伯焉,全身上下仿佛都在说——您从哪儿看出来的?
偏偏郑伯焉还火上浇油:“看样子容庆已经迫不及待要分享给大家了,请吧。”
韩少祯只得站起来, 装模作样地一边走, 一边沉吟:“咳咳,学生觉得,此情此景, 若是随便作些什么诗,实在有辱这山光水色。”
“不如, 学生便吟诵前人名作, 抛砖引玉吧。”
说完,也不等郑伯焉答不答应, 立刻吟诵道:“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一首《秋词》, 吟诵地抑扬顿挫, 声情并茂。
郑伯焉挑不出毛病, 只得放过他:“算你过关,但‘西’字组不能加分!”
“还有谁来试一试?”
裴云潇诗赋只是半吊子, 这种时候,恨不得立刻隐身, 降低存在感。
感觉着郑伯焉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视全场,裴云潇内心忐忑不安。
突然, 她余光瞥向身边的李延,眼前一亮!
“李学兄,你诗赋一向不错,我们可就靠你了!”裴云潇转过身去悄声鼓励。
她早看出李延应该是想出了什么诗句, 却不知为何一直犹豫踌躇,反倒不停地观察自己的反应。
略一细想,裴云潇就明白了。
李延在梁泽、王森身边追随时,自然不能抢他二人的风头,这是做小弟的“智慧”。所以他下意识也会认为,自己也是这样。
果不其然,李延受宠若惊地惊讶道:“让我去吗?”
“当然!再不去我们就要输啦!”裴云潇推了他一把,将他推出了亭子。
李延这才整了整衣冠,脸上扬起几分喜悦。
“院首,学生也有一首。”
“才识春风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