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9(2 / 2)

加入书签

知道两老是闲不住的,所以文娟转念,换了说法继续劝道:“阿爹,阿娘,现在您们也知道,安安和乐乐大了些,会走会跑,一个看不住就调皮捣蛋。我这边还要忙工作,还要上学,再照顾两个孩子已经有些分身乏术,我公爹只有一个人,现在看顾两个孩子可是有些顾不过来。

您们要是不留下来,我到时候也得找人帮忙看着,一个月要付给人家三四十块钱,还不知道人家能不能好好待两个孩子,我这心想想都放不下,所以,阿爹,阿娘,我还等着您们帮我看着安安和乐乐呢!”

文娟故意把自己的情况夸大描述,卖些可怜,两老吃软不吃硬,当时她生产,两老不远几千里跋涉给她伺候月子,这个时候,也肯定不会看着她不管,这点儿文娟是把脉清楚,所以故意拿两个孩子说话。只要把两老留下来,那就是好办法。到时候即使是两老发现什么,那她说得也是事实,只是加工了下罢了。

“哎哟,一个月要四十块钱,一年就是五百块钱。怎么不抢劫啊,就是伺候俩孩子,谁不会,这比抢钱还快呢!”杨母虽然没怎么进过学堂,也就在扫盲班里认识了自己的名字,男女还有一些日常打交道的药材名字一类的简单字眼,但是杨母算账却是天然的麻利,特别是钱这一块的,那是转瞬就出了结果。

一打一算,杨母不由惊道,北京雇个人看孩子,居然比家里人家工人收入还高呢,老农民在地里拼死累活,一年能见百十块钱以上都是丰收的好年份了,“雇什么人啊,又不是地主家的,我们两个老的闲着也是闲着,腿脚方便的很,帮你看着安安和乐乐就是了!”

“这不是您们坚持要回家嘛!”听到杨母确定留下来的决定,文娟不由笑着卖乖道。

“还回什么啊,回家干一年也不过最多也不过干出来两百块钱,分点儿管饱的粮食罢了,这还没你这败家闺女雇个人赔出去的多呢,怎么算怎么不划算,我们老两口还回什么!而且,回头你把两个小的安顿好,在这里上学,又是一堆的事情。卫国经常出差不在家,又不能麻烦亲家大哥,到时候还不是都压在你身上。就你那纤弱的身板,得劈成几瓣才能忙过来!

我们两个老的大忙帮不上,好歹在这里,还能帮忙做个饭,洗个衣服,看看孩子,让你松快松快,可以去忙你的事情!”三闺女是做大事的人,要是被家里绊住脚,那赔的才多呢。

“呵呵···还是阿爹阿娘心疼我,您们放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