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页(2 / 2)
杨云清想的是,王向松此番做出了些功绩,等调任的时候他倒是可以为他谋划一番,调到一个好一点的地方。当然这也是建立在王向松的能力之上的,所以杨云清才肯为他谋划。而朝中这样的事情也不罕见,不少高官贵族的子弟初次外派,都是靠着家族帮忙谋划一番,然后外派到一个好一点的地方,然后“镀金”回来再在京城谋个官,那些没有任何关系的,自然就只能被派到一些经济弱一点偏僻一点的小地方了。
而楚嘉泽他是比王向松早三年考上进士。楚嘉泽与王向松不同,他不是农家子而是书香世家,家族在朝为官的叔伯也不在少数,这底蕴便就比王向松这样的农家子足一些。而且楚嘉泽也是有些天赋的,只不过当年有杨云清这个珠玉在前,所以他才显得不那么出色,而后大概是因为年纪小了,积累不够,然后而已有些发挥不好,才名落孙山的。
而在之后三年,他很是闭门苦读了一番,再加上家中又有曾经考中过进士的长辈教授指导,杨云清送给王向松的资料也有他一份,之后楚嘉泽考上了进士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这也算是厚积薄发了。而且楚嘉泽的名次也还不错,在二甲中间的位置,之后靠着家族谋划,初次外放便去了一个不错的地方做了知县。
那边府城的知府与楚家也有些交情,对楚嘉泽很是照拂了一番,之后又是调任到了另一个地方,虽然官职品阶与原本相同,但是实际上算是升官了,这次也是任期期满回京述职,然后正好就在半道上遇上了同样回京述职的王向松,于是便一起结伴回来了。
然后正好在给杨云清去信的时候,便说了这事,杨云清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楚嘉泽和王向松两个人即将回京的,所以才有了去酒楼给他们两个人接风洗尘的事情。
杨云清现在虽然已经是当朝次辅了,但是还是珍稀这段情谊的,毕竟大家从前也都是同过几年窗的人,曾经也有过一起挑灯夜战的经历,这情谊是与现在朝堂上结交的官员之间的情谊是没法比的,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一厢赤忱,没有如今朝堂上的诸多算计,不需要考虑完派系立场之后才相交。
所以如果可以,不管地位怎样,杨云清都是想保留这一段如今在官场上已经找不到的情谊的。当然了,杨云清也没有把握说现在的楚嘉泽和王向松的性子还是像当年一样,或许经历了官场明争暗斗的他们性子早已改变,但是对于杨云清而言,每次写信的时候,信里表现出的那个友人,还是从前的模样,这样就够了。
这次酒楼相聚,是多年不见的第一面,杨云清是抱着怀念轻松的心情过去赴宴的,至于这其它的,都是以后的事情了,他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杨云清坚信,大家就算是变了许多,但是还是保留着最初一起为了考科举挑灯夜战,努力求学的少年时的性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