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6页(2 / 2)

加入书签

上海人可是出了名的很精明。

她继续说道,“但不管有没有业绩,咱们还是要正常工作,玉宁,展厅留两个人,咱们开始出去跑业务了。”

肖姗的第一个目标,并不是个人消费群体,而是那些大大小小的私人企业。

鹿城一个地级市经济都很活跃,上海更是如此,私营企业是非常多的,比如毫不起眼的小食品厂,电器厂还有五金厂,看起来规模不大,但吃了时代的红利,利润是非常不错的,但大众汽车最便宜的也要十几万,桑塔纳更是要二十几万,一般人是不舍的买的。

但他们鹿城汽车厂生产的猎豹,外观很登样,开着感觉也不错,比面包车上档次多了,价格却只有三万五。

肖姗带着两个员工,一天时间就顺利的卖出三辆车。

当然了,这个业绩和在临海的时候不能比,但每个市场都有每个市场的特点,上海是市场大,但市场不容易打开,一旦打开路子,后期的销售根本不用担心。

这么跑了半个月,卖出去三十部汽车,展厅的销售也终于不是零了,卖出去了七部,其中有一辆是黄先生买的。

老先生虽然六十多了,但是有驾照的,他原来在文化局工作,局里有一辆小面包,很多时候同事出门办事儿,都是他开着的。

肖姗原来的房主,既黄先生的表外甥,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整天呆在屋子里画画,很少出门,但他却有一辆从长辈那里传下来的老爷车,这汽车主要是黄老先生开的,现在也已经卖掉了,没有汽车用了,老先生觉得十分不方便,听说肖姗是汽车厂的,问了好多关于汽车的问题,最终花三万三买了一辆汽车。

黄先生开着新汽车觉得不错,还介绍了几个顾客。

把附近的小厂子跑遍了,肖姗开始找大一些的单位来合作了,这些规模比较大的私企,肯定也是吃了时代的红利,现金流通都很好,不缺钱,咬咬牙买一辆高档汽车的钱总是有的,但一个大企业,一辆车怎么可能够用呢?

和这个企业的合作谈起来没那么顺利,但只要有合作,一般都是至少订购五辆车,又是半个月下来,肖姗和手下的四个员工已经卖掉了两百多辆汽车。

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小地方的产品也是有很大市场的,只不过需要的是滴水穿石的功夫。

肖姗每天一大早出门,早饭都是随便在小摊子上解决的,午饭和晚饭都是和员工们一起找个小馆子解决的,下班的时间很晚,往往都是披星戴月回去的。

不过,四个年轻的姑娘累了一天但还很有精神,一路上叽叽喳喳,哪天卖的汽车多了,还会高兴的唱起来,肖姗开车拉着她们,虽然忙了一天有些累,但心情是很好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