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6页(2 / 2)

加入书签

即便是有钱,账上的每一分都是国家的,他们单位也不能乱动。

赵明山和徐副市长磨了半个月,终于申请到一笔费用,但搬家不是一件小事儿,地点现在已经选好了,也有现成的房子,但那房子是一栋颇有年代感的楼房,还是民国时期建造的,房子的结构很好,外观看起来也不错,但里面是要翻修的。

他申请下来的那笔费用将将只够修缮房子的费用,一应办公用品,还有日常用品的钱,还没有下落。

于是赵处长没办法,只能赤手空拳开始找钱。

第119章 要不要报警?……

赵明山在大学的时候就做过生意, 后来在银行工作过,找一笔钱对他来说再容易不过,做熟不做生, 他首先想到的还是海产生意。

鹿城的海产制品现在已经很有名了, 畅销全国各大城市,但出口还是一片空白, 他先联系了厂长,又联系了在银行认识的几个大客户, 最后从外贸局拿到批条, 半个月的时间, 很顺利的出口了两批共五吨海产品, 其中有一吨是海参。

这一单生意就赚了五十万。

这笔钱用来做单位安置费足够了。

赵明山这一出手,不但让外贸局的人有些惊讶, 就连徐副市长听说了,也很满意。

徐副市长主管财政,市财政处虽然掌管着数亿的国家拨款, 但没有他的首肯,财政处一分钱也不敢乱花的。

前些时间赵明山找他申请这一笔费用, 徐副市长不是存心为难, 而是今年市里新上的项目太多了, 这才半年, 已经花了全年三分之二的钱, 而且, 徐副市长是个苦出身, 半辈子勤俭节约习惯了,他觉得,让财政部搬家, 那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方面是上面的政策,另一方面,现在政府部门和办公人员越来越多,市政府的办公室,都有些不够用了。

那房子他没进去看,但外观看着很不错,地段也好,里面再差能差到哪里去?粉刷一下,然后再把现在的办公用品搬过去不就行了?

根据他一年多的观察和考验,赵明山的确是个好干部,把整个财政处管理的很好,不管哪一笔账,拉出来都是清清楚楚。

但有一点,人还是太年轻了一点,不太注意个人影响,市政府上上下下几百个干部,能坐专用的小轿车上下班的,也就几个市级,这年轻人可倒好,成天开着个私家车上下班。

当然了,严格来说,他们市政府开车上下班的干部也不是没有,他的秘书就有一辆自己的车,偶尔会开一开,但,他那车是一辆很旧的吉普车,不算显眼,赵明山那一辆就不一样了,崭新崭新的,据说是进口汽车,看着比他的专车还好呢。

徐副市长对下属历来严格,但有些话也是不能乱说的,市政府的干部里不能有蛀虫,他早让让人查过了,赵明山名下资产不多,但是他妻子肖姗是个不折不扣的有钱人,有房有地有工厂。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