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0页(2 / 2)

加入书签

沈娇宁很高兴她能自己领悟出这个道理。后世有关于质朴戏剧的研究,事实上演出并没有那么复杂,条件最差的时候,只要有演员,有观众,再加一个简陋的草台就能演出。

后来“草台班子”成为不专业的代名词,可是在那些贫乏年代,正是这样简陋到可笑的演出,满足了人们对观看的需求。

为期整整三天的演出终于结束,这边大家还在为感受到舞台的真谛而激动,隔壁两出舞剧的演员们也刚刚结束演出,还过来跟他们告别。

前几天他们各自忙着演出,都没有互相打招呼,按理隔壁的不少舞蹈演员都是前辈,现在该他们主动过去见面的,没想到人家先过来了。

这里面有六七位演员,是当年芭蕾学校被砸之前就已经出名的,大家一看就认识,一时间纷纷围上去,跟他们一一握手,心里想,输给这样的前辈们也没什么可丢脸的。

那几位前辈很亲切地跟大家握手打招呼,等一轮握手结束,他们才走到沈娇宁面前,依次拥抱她,每个人对她说了一句感谢,领头的正是沈娇宁原本想去拜访认识的宋思媛先生,上一世,她自创的芭蕾舞动作失传,成为国内芭蕾舞界的遗憾。

被这样的几位舞蹈界大前辈拥抱,饶是沈娇宁意外又高兴,她还不知道这几位前辈是为什么有这样的举动。

文工团其他人也不解,他们猜测可能是沈娇宁之前的舞剧特别好,引得几位前辈对她青眼有加。可是就算这样,也不至于说感谢吧,谢她什么呢?

宋思媛似乎看出了大家的疑问,笑道:“你该不会还不知道吧,汪部长告诉我们,这次我们能提前回京,多亏了你。”

她今年已经快三十岁,风韵依旧,但身体的伤病已经十分严重,很清楚自己的舞台演出生涯已到尽头。这次演出过后她打算退下来专心研究舞蹈,不再亲自上台。

她尤其感谢沈娇宁,如果不是她的功劳,自己也许连这最后一次上台的机会都没有了。

“还有一批舞者也在安排他们回来,总之,多亏了你,敢站出来帮我们说话。”

沈娇宁之前听汪部长说,学习班能提前,是因为有顶尖舞者回来,但学习班的教员是北方文工团的教员,并不是这些舞者亲自教授,她没想到回来的竟然是宋先生他们。

她一时间又激动,又庆幸,幸好她在文艺大会上把自己的稿子全说完了!

“宋先生,你们能回来,真是太好了。”这一次,哪怕没有自己,那些芭蕾动作也不会再失传了!

“这声先生我可当不起,我没有教过你,只比你虚长几岁,叫我思媛姐就好。”

“思媛姐!”沈娇宁开心地喊了一声。

文工团其他人一开始听到宋思媛说,因为沈娇宁他们才能从乡下回来,还觉得吃惊。一直以来,他们只以为沈娇宁专业很厉害,没想到她还有这样的本事!

再看到她们俩交谈自如,已经因为太过吃惊,反而淡定下来了,就看着她们两人,一位是十年前最著名的芭蕾舞者,一位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芭蕾新人,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像早已熟识的知己一般,惺惺相惜。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