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页(2 / 2)
看着王竹韵眉眼低垂的在那里磨着墨,再想着在这个漆黑的夜里,王竹韵会不辞辛劳的带着食盒来看自己。
李治心里就不由得先有了两分动容,他抿了抿唇,将今日烦扰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几个公子哥儿闹事罢了,可几个公子哥儿家里都是有着人脉的,并且还是那数一数二的能臣干将的后代。
这可就让其他人有些不好判断了,不想得罪一方的他们就互相踢着皮球,这案子也就越积越高,直到传到了李治的手上。
如果可以李治当然希望是秉公办理的,可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也需要注意那些老臣的态度,毕竟人家为你戎马半生,临老了,你却这样因为一件小事而惩罚他们的子嗣。
很容易让人心中有了怀疑和揣测,那样会造成人心不稳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烦扰的事情,李治才越发的懂了,在辉煌的大唐之下,阴影也已经慢慢的集结了起来,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门阀世家在大唐无所顾忌的兴盛着。
他们的功劳,权势,乃至于他们因为大唐而越发的荣耀。
可当他们荣耀的太过的时候,整个朝堂就必不可免的增添了许多的陋习,对于君主来说,门阀世家太过于荣耀,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李治这般想着,又是沉沉的叹了一口气,如今父皇还在能够弹压的了长孙无忌他们,等到父皇走了,他们仗着元老之位,恐怕局势就会更加的难以揣测了。
瞧着李治这幅忧心忡忡的模样,王竹韵面带笑容的说道:“不必如此忧虑的,事缓则圆,如今你年岁还小,更多的是应该去学习。
学习旁人好的地方,挑剪掉他们坏的地方,如此才能够成为一个公正贤明,令人敬服的君王。”
王竹韵的声音本就柔和,更何况她这样压低了嗓子,就更带着两分温柔入骨的意思,她这样不急不缓的说着话,就很容易给人一种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色的冷静感。
被这样冷静而感染的李治这才回过神来,这些日子以来因为自己的两个才华出众的兄长连连出走,所以李治也不由自主的有了一种,希望自己做出实事的急迫感。
这种急迫感之中又包含了一种,想要告诉所有人他比李承乾和李泰更适合当太子的竞争意识。
可事实上李世民实在是太厉害了,并且即使厉害如李世民,也并不是一个乾纲独断的君王,相反,他很能够接纳臣子的意见,这就更让他显得贤明公正。
在这样难得一见的文武双全,贤明有度的君王面前,李治光芒就不由得显得暗淡了许多,于是李治也就越发地急切了起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