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9页(2 / 2)

加入书签

金光耀眼的光芒慢慢弱了下去,黎秋白看清了金光之内的人,那人穿着袈裟,双手合十,手中拿着一串佛珠,盘腿坐在不远处。

他面容慈祥的看着黎秋白。

“和尚……”黎秋白的声音很小,小到一阵风就能吹散,他许久未曾开口,一开口才发觉自己的虚弱,他扯了扯嘴角,光是从趴着的姿态坐起,就废了不小的力气。

对面的和尚,是之前和他交过手的慧慈。

“你没死?”他问。

慧慈说:“贫僧心中一直有一事未曾了却。”

黎秋白轻笑一声:“是我吗?”

“贫僧不曾想明白,为何贫道在你身上,看不到丝毫的怨念。”慧慈道。

黎秋白低头扯着嘴角发出一声嗤笑:“和尚,有些事没必要想的那么明白。”

慧慈并不追根究底,他问黎秋白:“你可愿意随贫道离去?”

“废话。”黎秋白说,他如果甘心就这么离去,那他早就消失了。

在他说了这句话后,慧慈的身形慢慢隐去,圣洁的金光和佛经如排山倒海涌来,那是慧慈用尽了最后的余力,给黎秋白的一击。

善于恶,共存于世,相互依存,却又不容彼此。

——

清晨,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房内床上被褥叠放整齐,主人早已起了床。

短暂又漫长的慌乱时期过去,宿逸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中,普通的生活,充满着柴米油盐的烟火气息。

上午,宿逸开着车去了一趟云理寺。

云理寺香客一向很多,即便不是节假日,也有不少人,宿逸在寺门口的树前站了会。

寒冷的冬天过去,迎来了春天,树上的枝丫冒出了些许鲜嫩的嫩芽,风吹过都带着鲜草气息。

有僧人看到宿逸,迎了过来。

“宿施主。”

宿逸眸中微动,敛了眼中神情,他跟着僧人进了寺内。

那天夜晚,寺内金光灿烂,洗净了一切的污秽气息,寺内现下都带着一种令人神清气爽的感觉。

宿逸来这为的只是收回他的锦囊,他没有久留,很快便离去了。

夜幕降临,城市灯火阑珊。

安静的房中,横竖扯了许多条绳索,绳索上贴着黄色的符篆,布满整个房间。

阵法正中间,宿逸蹲下身,解开了手指上缠着的创口贴,他的指尖密密麻麻划了许多道刀痕,宿逸挤破伤口,鲜红的血液冒了出来,滴落在了锦囊上。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