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5(2 / 2)

加入书签

  周绍辉的确是难得的人才,但若从掌权者角度来说,宇文泓更喜欢李尚林这样的。

  他需要的是得力助手,能帮自己出谋划策的人,言辞华不华丽并不重要,对策行之有效才最的紧。

  所以他深思熟虑后,将御案一拍,定夺道:“就择他为头名,淮南路,李尚林。”

  然而听他这样说,建极殿与东阁大学士立刻提出质疑,毕竟以前先帝在位时,最喜欢的就是周绍辉这样的人才。

  对此意见,宇文泓问道:“朕需要的是治国之才,倘若再来一次京西南路的天灾,你们认为谁可委以重任,替朕前去安抚灾民?”

  二人顿时一噎。平心而论,他们也知道,李尚林的对策头头是道,很有执行力,若论起实战,显然他更胜一筹。

  所以他们一时无话可说,眼看着这头名状元之衔儿落在了李尚林的头上,周绍辉只得屈居榜眼。

  在场众人当然也知道李尚林的另一重身份,东阁大学士林鸿朗是个直人,赶在金榜落地之前,又一次劝道:“陛下还请三思,前几日的风波尚未平息,眼看此时若是择李尚林为头名,恐怕……”

  恐怕什么,林鸿朗并未说出来,但在场众人都懂,恐怕再将李尚林点为状元后,又会引起一场风波。

  宇文泓不是不知这个顾虑,却依然大手一挥,否决了林鸿朗的担忧,“朕身为一国之君,倘若只因为一些莫须有的事,就白白浪费一个人才,使他得不到自己该有的东西,那朕又有何颜面称自己为一国之君?再者说,此次殿试,你们心中最清楚不过,朕从头至尾,可曾插过什么手?”

  四位大学士皆是摇头。

  他遂跟林鸿朗道,“那就不必纠结于此了,朕若只是想抬举李家,有的是法子,何须如此大费周章?”

  此言一出,四人都是一凛。

  皇帝说的是,他若只是想抬李贵仪的母家,何苦还要冒这样的险?随便给李尚林指个什么爵位,绰绰有余。

  于是一时间再无人有意见,李尚林顺理成章的成了本届殿试头名,新科状元。

  而周绍辉也无可争议的成了榜眼,探花则落在本届国子监的一位优生王博轩身上。

  ~~

  皇帝与四位大学士在御书房内忙了一整天,总算阅卷完毕,诸新科进士名次一经择定,便有鸿胪寺派人通知到各人,以准备第二日的传胪大典。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