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5(2 / 2)

加入书签

  “当然,当然,非常感谢!柳,你真是个友好的人,在闽南的时候我就知道,只有你愿意为我翻译,其他人都十分惧怕我。可我不是魔鬼,我是上帝派驻到人间的使者。”约瑟夫神父第一次在闽南下船游玩,被当地人驱赶,是柳娘为他解围。即便在外国人出入频繁的闽南,依旧有着红毛鬼吃人的传说。

  “柳,友好的你还愿为我解惑吗?我在街上也听过许多音乐传来的地方,有些是歌剧,有些是妓馆,他们也很受欢迎对吗?”

  “那不是歌剧,那是戏曲……好吧,类似歌剧。在那里音乐是受人欢迎的,可展示音乐的人地位却比较低,官员、儒生都不屑与他们交往,认为他们都低贱。”

  “不,不,音乐重来不曾低贱过。在我的国家,也有为了音乐、为了艺术牺牲的人,他们的嗓子比最会唱歌的鸟儿还美妙,是他们为上帝献上赞歌。在明,也有这样的人,可他们却是为了权利而牺牲,在皇宫里服侍君主和贵族。”约瑟夫叹道,他说的是阉伶歌者和宦官。

  “可是歌剧的女主角也不能和贵族姑娘相提并论,这在哪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在大明,音乐的确重来不曾低贱。我们最重要的乐器是琴,它也用蚕丝做琴弦,但它的声音很小,只能允许几个人听见。在我们的文化中,能听懂对方的琴音,就算素昧平生也能称作知己,就像伯牙与子期。”柳娘细细和他讲了高山流水的故事,用他能接受的语言。

  “唉,为什么要毁坏那么美妙的乐器呢!”

第179章 渔家傲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 绘画同样也能。柳娘在约瑟夫神父的宅子里重温油画。她上辈子做皇后的时候, 大明正是鼎盛向上之时, 学的东西又多又杂, 而今重新捡起来, 别有一番意趣。

  油画是个既费时间又占地方的消遣, 柳娘租下的院子不方便摆弄这些,柳娘干脆和神父约好,每三天来一次。刚好这房子是神父买下来的, 放些家乡东西, 也没人说什么。

  柳娘最近在画一副习作——旭日东升图。在大明, 常见的是海上生明月, 以表思念, 少有用大海旭日表现这般蓬勃的生命力。柳娘在海边住了许久, 日日看海,海的形象都在她眼里了。此时正式十六、十七世纪,海洋时代已经来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