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7(1 / 2)
?儿在外也听到百姓们感念父王的恩德,父王是个大大的善人。”
“是啊,你父王善心无边,可惜不幸早逝,就是他看不透这人心肮脏的缘故。听说你这次去走访,看见有加特别困难,都哭了,如此激动却没有莽撞拿银子解困,果然是进益了。”柳娘摩挲着儿子的脑地道:“娘小时候送你去周王府,就是让你学一学周王叔祖的智慧。”
在秀王小的时候,每年周王府的年礼都是他亲自押送的,去了就住大半月,等到快过年了才回来。
柳娘也怕啊,她没有教育藩王的经验,藩王已经有了既定的高贵前程,可如何在这死框框内活出自己的风采,这是一个千古难题。史上不乏太明白,把自己憋屈死的,也有懵懂一生,糊涂走完人生旅途的。柳娘不愿自己的儿子是个傻子,更不愿他做个先锋,周王的智慧正是她要学习的。
而今看来效果不错。
等到秀王十五岁成年,按礼娶妻成家,恰逢皇帝四十大寿。汝宁当地官员把秀王府十几年如一日的善行报上去,皇帝大加赞赏,百姓安康是给他最好的生辰贺礼。当场下旨降恩,允秀王的另一子也荫袭郡王爵。也就是说秀王系能有两个郡王爵位,几乎是位比亲王的待遇,连皇帝同母弟崇王都不能比肩。而这待遇是第二代秀王创造的,他们秀王一系,也会牢牢记住开/国国主的功绩。
但最让秀王高兴的是他终于摆脱了“小”秀王,“小”王爷的称谓,是个大人啦!
第71章 番外2
成化二十二年, 秀王入京选妃, 奉王太妃同行。
宗室选妃, 皆有宗人府办理, 皇帝钦定, 宫中还有高淑妃做主, 他们其实没有必要入京。只是恰逢皇帝四十大寿,在此不惑之年,皇帝也愿意为自己增一些祥瑞。
没错, 柳娘一家是作为祥瑞进京的。
入宫拜见, 高淑妃与柳娘已经十多年没见了, 免不得抱头痛哭。朱佑檏在一旁劝慰, 两个女人渐渐止了泪水, 安坐说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