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7(1 / 2)

加入书签

柳娘一叹,她一生四子三女,亲生的养育的,最了解她的还是立言。立言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深刻知道自己在这世上的孤独,即使远在京城也如此担心。

  柳娘看着窗外的柳树发呆,回想自己的一生,当初她踏出第一步的时候,用的就是柳条筐。南京的柳树和北方的柳树不一样,可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心情都是一样的。父母怨恨自己不顾家,亲生兄长指责自己摆架子,就是待自己最好的姐姐也不理解。自行商以来,遇到的背叛和陷阱不计取数,嫁给曹爽也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多少次在夜里,柳娘睡不着,恨不得立刻杀了曹爽,只在狱中断了他生育能力怎么够!可她没办法啊!孩子还那么小,曹爽一死,曹家立刻分崩离析,寄人篱下,或者一生寄托在长子曹立昂的良心上。柳娘一路走来,为的不就是不依靠任何人吗?不能鲁莽杀/人啊!最终曹爽死在了最合适的时间最恰当的地点,而今,柳娘终于不用依靠任何人了!

  看着一直等着自己回答的内管家,柳娘长出一口气,笑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与人言者无二三。不用人陪我聊天,没有人真的理解我,我也重不寂寞。”

第37章 番外2

  “吴嫂子,你怎么还在这人磨蹭啊,这人说来就来了啊,还不赶紧去找好位置!”一旁有人和吴赵氏打招呼,吴赵氏闺名月娘,是和凤镇上最大绸缎铺的老板娘。吴赵氏一生最自豪的就是自己从一个村野丫头变成了城里人,自己的儿子也能读书认字,说不定孙子就能考状元,改换门庭!最重要的是她在这个家里说话算数,家里的铺子是她的嫁妆!

  吴赵氏温婉一笑,看似谦虚低调道:“我就不去了,这人挤人的有什么趣味儿,大人物来就来了,看看也不长一块肉。这铺子里的缎子布匹还是要翻出来晒一晒才行。”

  实则吴赵氏已经决定门窗大开,把最好的缎子放在外面,让过路的人都看看。若不是官差不允许在街上摆摊,她一定把缎子摆道街面上,万一能让路过的贵人看上,那就是活招牌啊!

  “还是吴嫂子有见识,得,我先去了,你慢忙啊!”寒暄的人快步走了,吴赵氏也不摆弄自己的缎子了,爬上阁楼倚在栏杆上往外看。为什么吴赵氏不愿意去人挤人?因为她家铺子就在临街,有小二层,完全看的清楚。

  吴赵氏的丈夫作为当地乡绅有幸列在小镇迎接人员里,敬陪末座。吴赵氏上来的时候,她几个儿女媳妇和孙子孙女已经整齐得靠在栏杆上,伸着脖子往外看了。

  “小心些,小心些,别摔下去了。”吴赵氏小心抱起小孙,对大儿媳道:“宝儿个子矮,你就抱着他看,这么倚在栏杆上,万一摔下去怎么办?”

  “娘说的是,我抱着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