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页(1 / 2)

加入书签

打人与盗窃罪不至死,却会断送他未来的仕途。

他家境贫寒,本就落人一乘,很难找到好的出路,怎么能再蒙上这样的罪名?

覃绰立即联系与他一起对付“祢衡”,半路劫道套“祢衡”麻袋的其他人,对好口供,提醒几人紧闭口风。

他做好了被官兵询问的准备,在脑中陈列了所有可能,却没想到……根本没人来找他。

十天过去了,府衙没有任何风声,“祢衡”对他的态度依旧冷淡,却没有仇视与怀疑。

这让覃绰多少放下了一些戒心。

如今又听到“青杏盗贼”的事,覃绰不由心中一动。

听说那盗贼来无影去无踪,武艺高强,若能将偷窃玉杯之事推到盗贼身上……

想到这,覃绰在学舍进学的时候,趁着午休时分,假借游园的名义摘了几片青杏叶。

他一直关注“祢衡”的动向,终于给他找到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就在昨日,他贴着墙院,听到“祢衡”吩咐侍从准备换洗衣服,说要去孔融府上住上一晚,秉烛夜谈。

覃绰立即进屋,在青杏叶上留下“这一只我也拿走了”的字迹。为了不被认出,他特地用左手写,抹去笔锋,写得歪歪扭扭。

他在墙边窃听许久,听到“祢衡”等人出门的声音。但他迟迟未动,一方面担心“祢衡”去而复返,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事到临头,他反而生出了更多的胆怯。

若是这次有什么意外……

不知道是不是太过紧张的原因,他的右眼皮一直疯狂跳动。他隐约察觉到些许不安,但最终,对宝物的贪念占了上风,他还是决定冒一次险。

是的,他决定趁机盗取“祢衡”家的另一只玉杯,真正的理由不不是转嫁罪名,而是对剩下那只玉杯的垂涎。

之前的那只玉杯被他偷偷卖了个高价钱,足够他好几年吃喝不愁了。已经吃过一回甜头,怎么可能放过这次难得的机会。

何况还能把偷玉杯的罪名推到“青杏盗贼”头上,一箭双雕的好事,为什么不做?

覃绰再三确定隔壁院的人已经离开,一时半会儿不会回来。他看了眼天色,费了点功夫翻跃土墙,却在翻箱倒柜的中途被一根奇怪的绳子勾住,整个人视野旋转,被一股巨力吊上屋梁。

他勉强忍住大叫的冲动,等到异动停止,他倒挂着发现自己的处境,恨不得破口大骂——

“祢衡”这厮的房间里怎么会有绳索布置的机括陷阱,没听说他会这个啊!

更让他不敢置信的是,在他被吊牢后,房门被人推开,“祢衡”面色如常地进门,身后跟着县衙的公差。

……

覃绰被抓去县衙,扔在祢衡卧房现场的青杏叶也一同被带走,当作证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