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85(2 / 2)

加入书签

  这些变化,外人或许不知,但裴清殊作为皇帝和俪妃的儿子,其实很多时候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是不曾说出来罢了。

  虽说皇帝的确是一直独宠俪妃一个人的,但这个宠爱的程度,和当年也有所不同。

  当年俪妃刚回宫的时候,皇帝那是把她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奏折都要搬去钟灵宫批阅,一刻也不想离开俪妃。

  后来新鲜劲过了,皇帝就会经常以各种各样的政事为由,让俪妃自己一个人用膳,甚至是就寝。

  这种情况等乐仪出生之后,就更为严重了——皇帝十分喜爱自己的这个小女儿不假,但乐仪出生之后,占据了不少俪妃的时间,使得皇帝和俪妃之间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还时不时地因为其他事情,而忽略俪妃,甚至放她的鸽子,俪妃就觉得非常不开心,并且这份不开心还在持续地积累着。

  直到在南巡途中,皇帝因为一时贪恋美色而遇刺。

  俪妃就在心里给皇帝判了死刑。

  她觉得皇帝已经不爱她了。

  或者说,已经没有那么爱她了。

  所以俪妃就在皇帝“厌倦”她之前,先果断地抛弃了皇帝。

  俪妃的心路历程,其实从女人的角度来看是非常好理解的。可在皇帝眼中,就只有最后促使俪妃爆发的那一件事情而已,其他的问题他根本就看不到。

  如果裴清殊不提的话,他恐怕一辈子都要蒙在鼓里,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裴清殊简单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皇帝说了一遍之后,皇帝还愣愣地看着他,有些不敢相信地说:“你是说,你母妃是觉得朕对她太过冷漠?以为朕不爱她了?这怎么可能呢!”

  “您怎么想的,母妃又不知道,她只能通过您的行为来判断啊。”裴清殊也不知道,自己又没有像皇帝这样爱一个人爱得死去活来的,怎么会这么了解感情问题,不过他自认为自己的分析没有错。

  皇帝想了一会儿,也觉得有些道理:“那你说,朕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办啊?”

  “母妃现在虽然不肯见您,但您一直坚持去见她,这就能说明您心里还很在意她,先继续坚持下去吧。”

  皇帝连忙点头。

  “不过您去就去,可别再麻烦姨母了。她一个吃斋念佛的人,就别让她再为这些俗事所累了。”

  这些年来,恩嫔一直都在为自己当年愚蠢的行为而感到愧疚。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