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2 / 2)
易小米特别注意到老秦叔的脸色, 不好看。
这怎么说也是相亲,最起码也要稍微捯饬一下吧,这也太不拘小节了吧。媒人将周永顺的情况大致都说了一下。
这条件谈不上好, 也谈不上差,也就是中不溜的水平了。秦琴就站在那里,始终低着头不言语, 她今天倒是打扮了一番,头上还扎了一个红头绳。
“老秦叔你看可好?永顺可勤快了, 以前在他们生产队就数他最能干,一个顶俩呢。现在不是分产到户了吗?就数他家地里的东西长得好, 侍弄庄稼一把手。这你都可以去周村打听的。”
老秦叔一直都抽着旱烟,不发一眼。
秦婶也双手一直搓着衣服, 也不说话了。
“可读书呢?”
终于半晌,老秦叔开口了。
周永顺浑身不自在的看了媒人一眼, 显然他没有读过书。
“这个他叔,庄稼汉哪里读过什么书呢。过去不都是这样的, 不读书很正常了,也不影响下地干活。”
王媒婆上来又帮着说话。
“我还是想找个识字的女婿,我们家秦琴还识几个字。”
很明确的拒绝了, 王媒婆扫了秦琴一眼,直接来了一句:“识字啊?这女娃还识什么字, 认识个男女厕所也就行了,还能做出大学问不成。”
说完王媒婆就带人走了,这态度实在是太不好了。看来这王媒婆还真的是有些脾性的, 说媒不成还敢撂脸子也是厉害。
这周永顺走了,下一个自然也就上来了。
来的这个人模样和先前的那个差不多了,就是头发不是很多, 有点点秃,年纪也比秦琴要大七岁。
“老秦叔,我是下口村的,这是我们下口村的张平,今年27岁了,家里就有一个老娘,还有一个妹妹已经出嫁了,家里有三间茅草屋,要是看上了,这彩礼方面好商量。他农忙的时候就在家里种地,不忙的时候,就去城里帮工,实干的。”
介绍人是张平的二婶,二婶见老秦叔一直不说话,又想起刚才王媒婆的话,立马又补充道:“我们家识字,上过小学了。”
老秦叔依旧在抽着旱烟,一旁的秦大姑则是小声嘀咕了一声:“伴寡母,不能要。以后嫁过去有得苦头吃了。这张老太可是出了名的护犊子。”
后来易小米才知道张平的爸爸以前是煤矿工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埋在矿上了,这些年一直都是他妈妈拉扯他们兄妹长大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