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页(2 / 2)
可是婴幼儿时期的记忆那么模糊,他知道才怪。
至于穿过来之前的父母是怎么教导他的,在他的记忆里好像很小就被送去幼儿园了。
刘谈想了想刘苦的年纪,过了年就两岁多快三岁了,也是时候启蒙,他之前把符渔跟岑幼派过去就是为了给刘苦启蒙。
不过这两位也没嫁过人,生过孩子,自然也是不知道该怎么给孩子启蒙的。
刘谈一挽袖子,反正现在他也没什么事情,辽西郡那边有郡守和卫登两个人看着,蓟城有李陵带队,天气又一天冷似一天,他轻易也不会出王宫,干脆就给刘苦写启蒙教材好了。
顺便再搞一些玩具,比如说七巧板啊,识字卡片啊,九连环之类的,小孩子应该喜欢吧?
刘谈也不知道什么是适合这个时期幼儿的玩具和教材,他也只能一点点来,三字经是很好,但也要注意,因为里面很多字现在都还没有,必须剔除,可一旦剔除就会出现缺字现象,整句话都要改,还不能乱改,要根据意思来。
刘谈深深觉得这个冬天他可太忙了。
人一忙起来自然就会觉得时间流速快。
忙忙碌碌就到了快正旦的时候,北境国那边过正旦已经形成了前例,不需要更改,至于燕国这边,刘谈本来觉得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特色,可以根据特色来制定正旦的过法。
只不过真的开始忙开了之后,他发现哪儿时间和闲心搞那些啊,干脆就依照北境国的例子来了。
不过这样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正旦的时候照例诸侯王是要开新年宴的,今年要怎么搞?
北境国不能没有诸侯王管,但是燕国这边的诸侯王还是不顶事儿的小屁孩。
如果刘谈留下的话,那么北境国的官员们要不要过来?
如果刘谈回去,那燕国的官员怎么搞?
在距离正旦还有两个月的时候,这些问题都摆在了刘谈面前,让刘谈深深觉得这些破事情比让他给刘苦写启蒙教材都难。
最后刘谈决定还是回北境国,至于燕国这边,就将新年大宴交给窦思博去主办,刘苦作为燕王是要留下的。
哪怕不放心,但他也知道肯定不会有人敢亏待刘苦。
刘苦哪怕现在只是一个工具人,那也得必须活着才行,一旦刘苦死了,那就是无后国除,到时候无论是刘谈还是窦思博两个人都要停下手中的事情不能再插手这边的事物。
当然燕国的郡守大概会很开心,但是窦思博一定能看守好刘苦,再加上刘谈留下的几百精锐团,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