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16页(2 / 2)

加入书签

这人自己也很诚惶诚恐,霍光就十分直白地说道:“如今燕国乱象纷呈,殿下需要的不是满脑子不切实际想法的人,殿下只需要听话的人,需要做什么该怎么做殿下心中自然有数,难道你们敢说自己比殿下还厉害吗?”

众人:……

不仅不敢,还从心里觉得自己比不上北境王殿下。

一时之间大家都颇为捶胸顿足,傻了傻了,怎么就没想想燕国那个情况呢。

可他们再怎么后悔也无济于事,人选已经选好,并且用最快的速度打包给了刘谈。

霍光做事情一向比较靠谱,直接在信里将所有的过程全都禀报了一遍。

刘谈对霍光做事深深满意,这样的人选是最好的。

至于霍光说的那个贡士两种选择的问题,刘谈想了想记得明朝好像也是这样,若是考不上进士可以直接去排官,只不过需要从低级官吏做起,并且晋升上限也比进士低,但那也有很多人做这个选择,当官都要排队。

刘谈倒是觉得霍光这个想法不错,就让他再去详细计划一下。

然后等看到最后霍光来了一句灵魂拷问:“殿下今年正旦在哪里过?”

刘谈本来第一反应自然是在北境国过的,然而他很快想到可能还真的……回不去。

燕国这边事情太多了,尤其是他还要防着乌桓打过来,现在看上去乌桓似乎很安静,但要知道,占领辽东郡的只是乌桓的一个家族薄奚氏。

最近他也了解到乌桓其实算不上一个完整的国家,只是大汉对那个民族的人统一的称呼,实际上他们一直都是分裂状态。

薄奚氏有几个交好的氏族,也有几个关系不太好的氏族。

如果是以前,刘谈肯定选择交好那些氏族共同对付薄奚氏,不过现在他也想明白了,思想不同的外族是不值得交好的,只有接受的教育是一样的,才能让大汉当成自己人。

刘彻为什么对陆悬接受的那么痛快?还不是因为陆悬让乌孙人接受了大汉的教育。

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于民族的看法从来不依靠血缘,而是看思想。

你跟我们的主流思想保持一致,那你就是自己人,反之则否。

乌桓人注定成不了朋友,那不如干脆一起搞了算了。

所以刘谈注定今年是回不去北境国,至于长安那就更别想了。

他思前想后还是给霍光去了封信,让他派人将燕王送过来。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