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5页(1 / 2)

加入书签

他想这两位应该很愿意赐个名字的。

有了这样的加工手段之后,碧玺就变得十分能拿得出手了,但也不能一下子就给原石,还是要加工出来。

刘谈的想法就是用碧玺镶嵌一整套首饰,就算正旦的时候皇后有定式首饰不能带,但那一段时间宴会频繁,总能有带的机会。

什么项链手镯发钗耳环,刘谈也算是费尽了心思去挑选,配色方面他不擅长,干脆就选择纯红色,反正是正旦,要的就是个喜庆,而且冬天也不适合冷色系。

至于样式什么的他没去管,他对首饰也不是特别有研究,更何况后世流行的那些样式在这个年代未必有人会喜欢,正旦这样的庄重场合还是稳妥一点好。

然后刘谈又选出一块最大的碧玺,这块碧玺可以说是整个矿区目前出产来看最大的一块了,高约三尺,宽一尺,就算在后世也是十分罕见的个头。

这样大小的碧玺本身就是一种奇珍,刘谈也没对它再进行加工,只是让人去做了一个底座进行摆放,这个就给刘彻好了。

然后他又挑选出了一些其他品质不错用来镶嵌的碧玺,这些就是用来镶嵌在宝剑的剑鞘上的。

百炼钢如今已经有了最初的成品,对此刘谈不是特别激动。

因为这种炼钢的方法太过消耗人力物力,虽然它很锋利,但注定也只能成为贵族手中的奢侈品,想要推广,想要让所有士兵装备上这样的武器,除非刘谈能够找到更加省时省力的方法,或者人口多到能够供应生产,否则基本不太可能。

别说百炼钢,就连马具到现在都没有推广开,也就在贵族之间流行起来,刘谈之前担心会被匈奴抄走的事情基本上不可能出现,就算匈奴拿到了制作方法,以匈奴的财力,再加上他们不善冶炼,就更不可能让自己所有的骑兵都配备上新式马具了。

不过,再过一段时间,刘谈可能就有那个本事能够将北境国的军队,或者说是边陲那些小城的骑兵都换上新马具了。

毕竟他矿里有家,虽然这些都是他的,而配备马具需要用到北境国的国库,但他交税啊!

这也是大汉目前最让刘谈满意的一点,不管是谁,都得交税,当然贵族和富户有很多种办法避税,这个是没办法避免的。

反正他不避税就行了,到时候国库充盈,他就有钱可以做好多事情了。

这样一想,靠玄学发家致富好像也挺好的,原本刘谈的计划是十年,十年之后让北境国的百姓生活水平达到大汉的平均线。

说实话,就算是这个目标刘谈都没敢跟别人说过,如果说出来恐怕就连霍光都会觉得他异想天开。

结果没想到靠着玄学让他一下子把十年的时间给缩短了不少,这样下去,或许五年就可以,甚至如果其他地方也有矿的话,五年的时间都不需要。

刘谈一边挑选着碧玺一边想着这些,在挑选到一块墨绿色的碧玺的时候,下意识地让人用这个去做了一个狼头耳环,眼睛则是用红色碧玺镶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