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2页(1 / 2)

加入书签

他还没有具体看那封信,只是被李广利的死弄得有些担忧,此时他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告知李夫人这件事了。

原本是好心让小老婆的哥哥去捞点好处,结果人没了。

刘彻将个人感情放到一边,又说了小乌孙的事情,顺便说出了刘谈的想法。

丞相石庆听后眼前一亮,作为一个石头丞相,近些时日以来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所以在朝堂上越发隐形了起来。

他已经很久没有发表过自己意见了,此时却忍不住说道:“殿下大才,此法甚妙。”

刘彻此时就跟普通父亲一样,有人夸他儿子他当然开心,尤其是石庆这样经常问他三句他说一句的主儿,能主动夸赞刘谈说明这个方法的确很不错。

刘彻说道:“接下来小乌孙的昆弥可能会入朝,大家在他来之前商议出一个章程,不得亏待人家。”

大家瞬间就懂了,这是第一个摆明了要依附大汉的西域国家。

此前纵然是每到正旦之时就万国来朝,但实际上那些国家都是墙头草,在大汉面前会低头,在匈奴面前也会低头,关键时刻休想指望这些人,但是小乌孙如果真的成了附属国就不一样了。

这也就是陆悬年幼,所以大家对于他的动机没有怀疑太多,想一想,一个少年君主在群狼环伺的情况下,去寻找更强大的国家依附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刘彻也没指望一次大朝会就将这件事情解决,更何况就算有了初步方案,回头也要跟陆悬商谈的。

散朝之后,刘彻匆匆带着那封信回到了未央宫。

当他看完一整封信的时候,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广利贪渎他是知道的,说实话,刘彻对那些金子的确不太在乎,所以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结果他似乎忘了跟儿子通气,刘谈在信里也没说什么,只是说无法忍受李广利这等欺上瞒下。

哪怕遣词用句再简单,刘彻也自觉明白了刘谈的想法。

刘谈在信里没有提那十几条命,他很清楚这些人命也就他当回事,所以他直接将责任都扛了,顺便跟刘彻请罪。

可这件事情刘谈有错吗?没错啊,发现有人犯法就派人去捉拿,这没有任何问题,至于后来的事情怎么看怎么像是自作自受。

刘彻叹了口气,起身去了李夫人的寝宫。

李夫人最近的心情很是不错,虽然儿子早早的被扔到了封地,但她还打着再生一个的念头呢。

她的兄长们也都很争气,尤其是二哥都能带兵去西域了。

李夫人本身没什么见识,不知道将领跟将领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只以为李广利这次回来肯定也能封侯,是以每次刘彻过来她都会问问有关李广利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