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5页(2 / 2)

加入书签

像毛思嘉‘耽误’这么久的,绝对是凤毛麟角了!

“回头就带来看!”毛思嘉笑眯眯地回...也只能这么回答了。换别的回答,说不定又有别的说的。

“思嘉今天是和对象干嘛去了?”又有一个大妈过来问。

“看电影、逛公园...”说到逛公园的时候毛思嘉的脸微微红了红:“李大妈,先不和您说了,我先回去了!我爸好像回来了!”

见毛思嘉急匆匆进了家,本来凑过来八卦的几个妇女忍不住‘啧啧’了几声。

“你们谁见过毛思嘉那对象?”

“有一次在胡同外面见过,好高大一个后生!好像是送思嘉回来的,人才没得说的!”

“怎么谈对象这么久一直没带回家来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能有什么问题...说不定就是思嘉还小,又是自由恋爱,没想到这事儿上么!也是她爸妈不着急,都没催过!”

有人呵呵一笑:“有什么好催的?以思嘉的人才、条件,难道还愁嫁?一家有女百家求!再说了,毛思嘉他们夫妻两个就这么一个姑娘,恐怕巴不得多留在家几年!思嘉才十八呢!”

十八岁是这个时候《婚姻法》中女孩子结婚的最小年龄。

街坊邻居之间总爱八卦一些孩子婚事,这一点从大家爱做媒的情况就能知道一二了!说起这种事,大家简直有用不完的力气。一开始还在说着毛思嘉,后面就说到院子里其他年轻人身上了。

“张大姐,你家小姑子不是要结婚了吗?”

“是有这么回事儿,不过也难!那男的是个小学老师,一开始说的是学校能分房,这会儿又说轮不上他了,恐怕还要等等。他家里住房条件也还可以,但这个‘还可以’也是街坊邻居对比出来的。真要结婚,小夫妻两个想要单独一间房也难呢!我小姑子还想等等看,兴许分房的事还有转机!”张大姐说起这件事来还有点儿头疼呢。

她肯定是希望小姑子能快点儿嫁人的,等到小姑子嫁出去,家里就少了一个人了。虽说家里交家用的人也少了一个,但家用由婆婆分配,其实她也感受不到多一个人少一个人的差别。而家里那么窄的地方,多一个人少一个人差别就很大了。

“要我说啊!当初给你家小姑子介绍的那个刘屠夫就不错,人家家里宽敞,又是个杀猪的!多好的对象啊!要是当初成了,现在能这样为难?”有个当初做过媒的妇女忍不住说起以前的事。

虽然张大姐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但她嘴上不这样说,只是斜了这个妇女一眼:“你这话说的,还显摆呢?你怎么不说那刘屠夫的家庭情况?三十岁上下就不说了,关键是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呢!我家清清白白的大姑娘,嫁个二婚头不说,还给三个孩子当后妈?当后妈多苦啊!”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