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193页(2 / 2)

加入书签

这不是过年么,毛思嘉就穿了一身新衣服。其中别的不说,大衣是真的非常惹眼了。

这是一件纯白色的羊绒大衣,羊绒在衣服表面柔软厚实,像是云朵。领口则是人造革栽绒的领子,栽绒也同样是白色的。另外,扣子是一种乳白色的有机玻璃扣子,半个圆球的样子,同样透着一股子精巧。

还有衣服的剪裁,其实是略带了一点儿‘公主线’的。

其实这个时候在冬天的大衣上掐‘公主线’纯属多余,因为首都的冬天多冷啊!里头不知道穿了多少层衣服,难免臃肿。罩上大衣,里面是鼓鼓囊囊的,公主线有个鬼用!

但这件大衣不太一样,里面的内衬用的是兔子皮(毛爸今年跑了一趟东北,在一个当地老乡的集市上看到的,都是猎户自己打的,攒了不少呢!他全给买了下来。不只是毛思嘉,毛爸毛妈今天也做了一件兔子皮为里衬的外套。因为是穿在里面的,谁也瞧不见,所以不用在意其他人的看法)。

这种皮子当然比一般的材料要保暖防风,毛思嘉得以里面少穿一两层。再加上她本来就十分苗条,穿上这件大衣自然没有臃肿,微微勾勒出来的线条只是显得人气质好而已。

这件大衣就算放在几十年后也不算土气,在这个时候绝对是女孩子梦里才会出现的仙女大衣。就算是对于毛思嘉来说,做成的时候也是喜欢的不得了的——这件衣服来的可不容易,兔子皮就不说了,外面的羊绒面料哪里来的?这在国内可不好找!

事实上确实不是国内来的...孙继东有一发小现在在中外合资船运公司工作,也是就做了海员!

新中国建立以后自然是有海运需求的,不过这种对外接触的事做的非常谨慎。一般来说,都是和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成立合资公司。而这些公司里自然有不少在船上工作的中国海员!这恐怕也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一批常常和外国打交道的人。

其实这个时候还有一些人,他们往往会带着国家安排的任务去非洲援建,也算是在国外工作、和外国人打交道。不过着性质是不一样的,所以海员才算是新中国第一批和外国日常打交道的职业。

这个时候的海员是当之无愧的当红工作,工资本身就很高了,有能够拿美元做津贴(他们的津贴是按照在公海和外国领海上跑的时间算的,每个小时就补贴一定的美元)。

这还不像毛思嘉他们的导游,说是有美元做津贴,实际上到手的是人民币和外汇券。因为他们可能在外国港口下船,那个时候有消费的需求,所以说是发美元就是真的发美元。

这个时候不少东南亚港口都有专门的商店一条街,这些商店卖的东西在发达国家来说都是些便宜货(此时东南亚,哪怕是港口,也不见得多有钱),以布料这类商品为主...说白了,就是做中国海员的生意。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