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1 / 2)

加入书签

什么修正指导,六人开会简化成了三人小会。但凡吃过晚饭,沈茜夏就会揪着吴娴诗和程予安去学校里的咖啡屋里讨论剧本。

  剧本和小说是完全不同的创作体系。剧本靠的是呈现,而小说则借助想象。因此小说中常常使用的心理描写,以及那些美的像诗歌画卷一样的比喻通感几乎用不上。剧本主要靠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去推进故事情节。可能正是因为这点不同,沈茜夏之前写作所培养出来的华丽辞藻,对于完善剧本并没有半点作用。

  程予安作为故事灵感的提供者,在导演和编剧的热烈讨论下,大部分时间都是充当一个合格的听众,有bug的地方也会好好指出来。她对她们两人所提出的要求就是“要让观众看得懂,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她自己就非常不喜欢令人昏昏欲睡的、看不太懂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的“文艺片”。如果非要在“通俗”和“有深度”之间选择,她还是会选择前者,毕竟如果连一个故事都讲不好,还指望观众从中明白什么深刻的道理就未免太强人所难了。

  “要不好好塑造一下男主角,凸显出他身上的两面性,既可怜,又可憎。”

  “how?别指望男主角的各种特写和画外音就可以让观众感同身受,我们又不能找个只卖脸的花瓶。说到底,还是要靠人物在遇到问题和事件时所作出的选择来表明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突然有个主意,你觉得这样怎么样?…”

  “不错,比之前的结构要精巧一些。除了结尾处的大高潮,最好在前面也安排点小高潮或者有趣的对话。”

  ……

  五天后,令所有人都满意的第三版剧本终于完成了。沈茜夏当天就要请大家吃饭,提前庆祝一下。剧本这个作为一部微电影的灵魂的重中之重虽然搞定了,但是后面要忙活的事情依旧有很多,比如第二重要的分镜脚本。

  可能是因为有沈茜夏开了一个非常尽职尽责的开端,发起人吴娴诗自然也不甘落后,处女座附体似的开启了完美主义之魂。她在拿到定稿的剧本后,就开始了分镜脚本的制作。虽然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微电影,但是私底下功课都做的非常好。

  吴娴诗其实在第一版剧本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分镜的准备。每天都在看各种经典电影,然后不断地研究大师们的画面构成。好在摄影经验给了她一定的构图基础,因此学习制作分镜脚本倒也没有那么困难。

  偶尔她也会丧心病狂地叫上程予安,美名其曰是让她这个后期剪辑从现在就开始理解她作为导演的意图。作为一个二次元和摄影爱好者,吴娴诗对于构图有着偏执的美感设计,也很偏爱慢镜头。

  不过两人对于微电影的开头,有着完全不同的分镜想法。在吴娴诗的设想中,故事的第一幕就是从阶梯教室开始,然后再转至宿舍及些许回忆,再引入真正的故事。但程予安却不认可,她觉得这样的开场不够吸引人的眼球,虽然那样也不错,但还是没有呈现出最大的吸引力。既然他们的剧本中有一个悬念,那为什么不能放在最开头的地方,用来吊着观众的胃口继续看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