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页(1 / 2)
秦珉颔首。
魏娆看眼陆涯,进了大帐。
安抚三军的事自然由秦珉接管,圣旨抵达之前,神武军、龙骧军的参将皆分别关押在大帐中候审,神武军、龙骧军五万多兵马则由榆城将领暂且接管,大营增强警戒,以防乌达军前来偷袭。
秦珉的战报才到京城,乌达的呼伦可汗面对接连兵败与爱子被擒的双重打击,再次乞降。
元嘉帝权衡再三,对乌达提了诸多条件,其中一条,拿陆濯的尸首换八王子的全尸。
呼伦可汗应了。
与榆城军对峙的休吉将军得令,派人送了一具尸体过来,因陆濯从悬崖跌落,那尸体摔得血肉模糊,只能凭借他身上的战甲与身形辨认。
陆涯见过尸身,说什么都不许魏娆去看,魏娆拿剑逼开他,只瞥见尸体一眼,人便晕了过去。
两国休战,秦珉也从龙骧军韩家父子的心腹手中查出了父子俩通敌的铁证。
九月下旬,秋风萧瑟,陆濯的棺木与关押韩家父子的囚笼,前后进京。
英国公府为陆濯的死举府恸哭之际,元嘉帝下旨,以通敌叛国之罪,灭西亭侯府韩家九族,自此,上四军的龙骧军主将易姓,京城世家,再无韩家一脉。
第139章
大战结束,天下恢复太平,罪臣当惩,功臣当赏。
英国公府,英国公、二公子陆涯都得到了赏赐,而大房,除了陆濯获得了追封,陆濯的母亲贺氏赐封一等诰命夫人,魏娆因揭发韩家通敌大罪有功,赐封武安公主,阿宝也因父母的战功赐封宝华郡主。
可再多的封赏也换不回陆濯。
击退西羌时还威风凛凛的英国公仿佛一下子苍老了下来,他仍然担负着神武军主将的职位,却把重整神武军的军务交给了四爷与陆涯,征伐几十年的英国公终于脱下战甲,留在府里陪伴老妻。英国公夫人已经送走过三个儿子,如今长孙去了,老夫人伤心是伤心,但年纪大了,更容易看开,她更关心贺氏与魏娆。
魏娆看起来很好。
除了陆濯下葬那日,魏娆再也没有在人前落过泪,哪怕贺氏在她面前哭成泪人,魏娆也能心平气和地看着,起初她还会安慰贺氏,后来发现安慰无用,魏娆连那些车轱辘话也懒得说了,只叫马嬷嬷抱走阿宝,别让阿宝被贺氏的哭声吓到。
贺微雨带着孩子回来小住了,魏娆没有那个耐心哄贺氏,贺微雨有。
英国公夫人心疼贺氏的丧子之痛,可贺氏能哭出来,能哭就是正常的,等贺氏哭够了,时间一长就会慢慢平复下来。英国公夫人更担心魏娆,这孩子明明在意长孙,明明都为了长孙亲赴战场,如今却像没事人一样照顾着阿宝,把悲痛都憋在心里,熟知堵不如通,长此以往,会憋出病来的。
出于担心,英国公夫人把寿安君请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