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4页(2 / 2)

加入书签

别看他们在家乡都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儿”,但是多少人因此惆怅又难受啊。

人品好的是真的觉得太幸运,他们当地出了这么个能人;而想要不劳而获的,只觉得自己怎么就没有沾上这个便宜呢。愁的苦哈哈,小苦瓜一样了。

丰收大队的学校盖好了,田狗子又领着大家去别的地儿干活儿,倒是做的还不错。而大家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打工”的机会,而格外的高兴。

戚玉秀并没有一直留在本地,这头儿有县高老校长还有戚大宝在,所以戚玉秀还是并不担心的,倒是深圳那头儿,她要忙活的还真是不少。

说起来,戚玉秀本来觉得盖一所学校很贵,现在看所需要的费用,心里有了底,也放心了不少。

她已经想过了,再给孩子们捐赠一些用得上的学习用具,不说像城里孩子那样,但是也希望他们能多一点出路和机会。那些城市里的学校,不用她多想,但是农村这些,她希望自己能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

别看戚玉秀一直没有留在本地,但是也算是亲力亲为了,像是同样搞捐赠,宝山就并没有回来,他委托了他的助理过来,他的助理艾伦亲自过来谈的,艾伦是歪果仁,做事情的方式方法和国内又并不相同,凡事儿都要落实在纸上,各种标准也都说的清清楚楚,虽然不亲力亲为,但是各个方面都要求透明公开。

他们这次投资一百万修路,其中包括几个路段,包括丰收村主路段至公社;还有就是宝山亲生父母所在的后山村的主路段和通向公社路段,同时包括公社路段至县城路段,以及县城路段至市里路段,这几条路是互相通的。

其实现在也有一些国道,但是他们这吉省的小山村小县城,甚至他们市都不是省会,这就是相当大的贡献了。而宝山捐赠修路,唯一的要求就是立碑标注捐赠人。

他要求的捐赠人包括四个人,他已经过世的奶奶,还有亲生父母以及当初的养父田大,也就是学名田思维。

这点要求,自然没有人不愿意,就标注一个捐赠人就捐款一百万修路,这谁不干啊。要知道,他们市里一年的财政收入,还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多。

这可是给当地做了实实在在的好事儿,要知道,要想富先修路,这话是一点也不假的。

从上到下,无人不知。

这样相当于这一条线路都多了竞争力。

除此之外,除了这条路能为他们市带来的竞争力,还给他们创造了很多的就业岗位,虽然算不得长久,但是也能让很多人家都赚一笔了。

毕竟,工地需要人,修路也需要工人。

而且现在并没有什么人会搞捐赠,所以雷启韫还有田家这么搞,市里是大力宣传的,也希望能够带动一些从本地走出去的人。尽量为家乡做一点贡献。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