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2页(1 / 2)

加入书签

说这话的口气,大有“你给了我电视,我孙子给你”都行的架势。

戚玉秀无语,是她爹没错了。

戚大宝自己也也乐意帮忙,坐着小汽车来回跑,这感觉可是别人体会不到的,他们村里可没谁坐过这样的私人小汽车。戚大宝熟门熟路,领着二姑戚玉秀一行人买了上坟要用的东西,很快开车回村。

丰收大队现在改名叫丰收村了。

北方的农村冬天没有什么活儿,正好赶上元旦附近,大家也都里一头外一头的准备年货呢,看到小汽车进村,一个个都停下脚步,直到车子停在了山下,几个人这才下车。

因为是上坟,所以只有他们这些人,艾伦并没有跟来。

一行人下车,立刻就有人凑上来了,这一看,竟然是戚玉秀。

“田大嫂……田大嫂!!!”

戚玉秀听到叫人的动静,回头:“李嫂子?”

李嫂子比戚玉秀大那么两三岁而已,现在看着像是戚玉秀上一辈儿的人。

“你咋是这个时候回来了?这是……啊啊啊!这是宝山???”李嫂子又尖叫出来。

宝山挑眉,说:“李婶,好久不见。”

李嫂子:“你咋回来了?”

宝山:“我怎么不能回来?”

李嫂子察觉自己这话有歧义,人家能为什么?还不是为了给田大上坟?她尴尬的笑了笑,跟她一起出来的几个嫂子也七嘴八舌的开了口。

大概也就是几年前吧,戚玉秀还跟他们一样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大家一起下地,她住在半山腰,日子过得还不如他们村里人呢。但是曾几何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呢?

是从政策改变,开始高考开始。

一路下来,戚玉秀就跟他们成了两路人,现在村里多少个人后悔当初没有跟她结儿女的亲家。也有后悔没有主动点跟戚玉秀结亲的,她一个寡妇啊,难道还不想再嫁?

没有把握住机会啊。

但是现在,但凡有点自知之明都知道,这不可能了。以前没有把握住机会,现在就算是主动,也不可能的,只会被当成笑话。差距这么大,要是敢开口才是笑死人。

不过却不妨碍大家八卦问一问外面的情况,大城市的情况。

当然,也有的人是有眼力见儿的,说:“咱别打扰的田大媳妇儿上山去,有啥以后再说。”

“田大媳妇儿,你今晚住在老房子不?用不用我们帮忙收拾一下?”

戚玉秀摇头:“我们稍后会回公社住,不用收拾了,谢谢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