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2页(2 / 2)

加入书签

剧情还在揭秘阶段,情绪并没有累积到会令人流泪的地步,那一部分观众其实并不是在为剧情、为角色哭,她们只是在为这?一刻,脆弱得?仿佛阳光下的肥皂泡一样的安宁难过。

屏幕里的安宁却?出人意料地笑了,他说:“谁知?道呢,这?不该是你们警察去查的吗?”

林木站在警局门口,目送安宁的身影消失在门外浩荡日光中。

……

线索铺陈,案件却?还未告破,留血字挑衅的连环凶杀案+唯一嫌疑人是大学教授,噱头?十足,南城各大新闻小报早中晚一日三次持续报道,物议沸腾,南城公安局破案压力随着舆论越来越大。

而且由于嫌疑人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大学教授,人们对?案件的热情更加高涨,不少人自发打听?挖掘起谢舟个人资料,然后?在网络上?发表讨论,一开?始只是谢舟的工作、专业、职称,在学校的为人,同事学生的评价,而后?发展成他的私人生活,婚姻状况……没多久,谢舟是同性恋有一个同居男友的信息就被挖了出来。

在所有中规中矩的信息中,‘同性恋’无?疑是一大爆点,于是当天?南城日报的首页标题赫然便是‘血字X连环杀人案嫌疑人谢舟为同性恋’。

‘同性恋果然变态’、‘同性恋是精神疾病’的论调充斥网络。

很快,安宁的信息也被扒了出来。

有人漫骂他,但更多人同情他,毕竟,从南城大学学生传上?网络的照片来看,日渐消瘦日益冷漠的安宁看起来状态实在不太好。

安宁刚进南城大学仰头?笑着看校徽,和他前?不久憔悴休学离开?南城大学的照片被拼在了一起,成为谢舟虐待折磨男友的‘证据’,安宁无?意露出的手腕上?的瘀痕更是铁打的‘实锤’。

人们同情被‘杀人狂魔’折磨的可怜年轻学生,并在纷纷在网络上?留言要求‘死刑’‘枪决’谢舟。

一时间情况扭转,警局竟真成了嫌疑人谢舟的庇护所。

小警员嘟囔:“现在这?情况怎么这?么像是……嫌疑人变受害者?”

感觉全世界都在迫害谢教授……明明还没定罪。

林木没对?小警员的忿忿不平表态,十年前?的信息不好找,他这?两天?和同事三班倒,几乎要把南城大学资料库挖空。

“人情绪怎么样。”

“通过律师知?道外面情况后?,谢教授只说了一句话?……”想起一夜之间便形容憔悴的谢舟,小警员有些不忍心?地叹了口气,“他说:你们要因为我的爱给我定罪吗?它是无?辜的……”

的确,之前?舆论压力虽然也很大,但还算是对?案件本身的讨论,而在谢舟是同性恋曝出来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给他定了死罪。似乎同性恋成为了什么决定性的证据一样。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