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2 / 2)
大爷,您家住哪儿?我这有十斤小米,虽比不上白米、细面,但熬粥喝,味道也还过得去,我这就给您送家去。这簪子您收好,下回传给孙女、曾孙女儿。
那怎么使得!老大爷一听急了,除了这个,我家没别的可以拿来换粮的了。
要不就只有住着的院子了,可院子卖了,一大家子住哪儿去?
清苓笑着安抚道:大爷放心,我不收您东西,更不收您钱。
好说歹说劝服老大爷带路。
原来他家就在这条小弄堂里面,没几步就到了。
清苓跨进院子,但没进屋,借着虚掩的院门遮掩,卸下竹筐,将筐底一袋小米拎了出来。
给!
趁大爷傻眼的当口,清苓重又背上竹筐,快步离开了大爷家。
少了十斤小米,肩头轻松不少,估摸着七点四十应该到了,清苓扶着竹筐的系绳,笑眉弯弯,步履轻快地直奔邮局。
爹?您咋愣在门口啊?袋子里是刚换来的粮食?老大爷的儿媳妇端着一盆脏衣服出来洗,看到公公傻愣愣地杵在院门口,不知在想啥,搁下洗衣盆,走过来问。
哟!还是小米呢。这东西好,养胃,给您二老和孩子们熬粥正合适。
老大爷这才回过神,探头望望院外,哪里还有清苓的影子,叹了口气道:咱们这是遇到活菩萨了。
回屋把事儿一说,一家子都说遇到了好心人。
下回有缘再遇着那位姑娘,把簪子送了她吧。翡翠头面的主人这家的老太太感慨叹,中看不中用的东西,还不及几斤粮食顶用。
老大爷点点头:也不知还能不能遇上。看她那模样,应该是乡下上来的。
大爷口里的乡下姑娘,此刻正在邮局寄包裹。
包裹邮寄前要检查过,幸亏清苓没把袋口缝上,要不然还得拆。
检查完让清苓将袋口缝上,然后称重、付邮资。
除了小米占分量,其他的都不沉,加起来六斤出头。
邮局人员噼里啪啦一拨算盘,得出邮资:四角八分。
哦。清苓从小荷包里摸出一张五角,递进收费口。
邮局人员递出来一张面单,让她在上头填好收件人姓名地址、寄件人姓名地址,以及包裹内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