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2 / 2)
大家吃了饭,古云欢郁郁不乐的先告退回去了,古云姗也跟着告了退,李小暖冲古萧眨了眨眼睛,古萧点了点头,挤到李老夫人身边,笑着将下午和李小暖的争执说了,李小暖仰头看着李老夫人,认真的说道:老祖宗一定要评评这个理儿,那圣人也是人,是人就会说错话、做错事,圣人的话,肯定也是有对有错的,有道理就是有道理,没道理就是没道理,怎么能因为是圣人说的,不管对错都是对的呢?
李老夫人惊讶的看了看李小暖,又转过头看着一脸的不赞同、却说不出什么话的古萧,想了想,笑着说道:小暖说的有道理。
古萧怔住了,拉了拉李老夫人的衣袖,着急的说道:老祖宗,夫子说
哼,夫子说夫子说,夫子还不是圣人呢,夫子说的就是对的?
李小暖拦着古萧的话驳了回去,古萧看着李小暖,哑口无言起来,李老夫人暗暗叹了口气,抚着古萧的头,笑着解释道:萧儿遵照圣人先贤的教导,这是好的,小暖凡事用心去想,也是好的,你们两个都有好的地儿,也都有错的地儿。
李小暖仰着头,专注的听着李老夫人的话,李老夫人温和的看着古萧,接着说道:圣人先贤的教导,错是不错,可也要分用在什么地方,萧儿光听不行,凡事还要用心去想一想。
说着,李老夫人转头看着李小暖,接着说道:小暖既想了,就要多想一步,那些圣人先贤之言,都是多少代人听了、想了、用了,觉得有道理,才流传下来的,不是说圣人先贤的话都是对的,不过这些流传下来的,是圣人先贤说对的那些话罢了。
李小暖笑着点着头,轻轻拍了拍手说道:老祖宗说得真好,我懂了,圣人先贤的话,也是要用对地方了才行呢
李老夫人满眼赞赏的点了点头,李小暖转头看着古萧,笑着打趣道:古萧哥哥越来越象王夫子了,老古板教了个小古板出来
古萧看着李小暖,嘟着嘴说道:夫子说了,做人就是要刚正不阿,那不是古板是刚正。
第五十六章:感激
李老夫人怔了怔,盯着古萧看了一会儿,又转过头,若有所思的看着李小暖,半晌,才笑着说道:天也晚了,你们两个,也赶紧回去歇着吧。
古萧和李小暖忙起身告了退,出了瑞萱堂,往回走去,古萧看着李小暖进了松风院大门,才转过身,带着杏红慢悠悠的回去梧桐院了。
隔了些日子,周夫人身子也大好了,在瑞萱堂坐着和李老夫人说着闲话,李老夫人笑着说道:正有件事,要和你商量了呢。
周夫人上身微微前倾,温顺的说道:母亲有什么吩咐?
是萧儿的事。
李老夫人轻轻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萧儿这一年里头,书念得极好,上个月就开始讲经义了,照这样子,也不过明后年,就能开笔做文章了。
周夫人绽放出满脸笑容,点着头说道:母亲说得是,萧儿大了,懂事了,知道用功了。
李老夫人看着周夫人,又叹了口气,微笑着说道:当初萧儿他爹在的时候,请这王夫子时就说过,这是个启蒙的先生,如今萧儿书念到这里,得找个更好些的先生才好。
周夫人怔了怔,满脸赞同的点着头,母亲说的极是,若要开笔做文章,是得给萧儿找个更好的先生才好,只是,这两浙路倒是京城更便当些。
两浙路也有好先生,俗话说江南出才子,就是这越州府,这才子就不少。
李老夫人微笑着看着周夫人说道,离上里镇不远的六巷镇上,有个叫陈清仪的贡生,学问就极好。
李老夫人端起杯子,喝了口茶,笑吟吟的接着说道:这个陈先生,论才学,当年萧儿他爹也是甘拜下风,是咱们越州府有名的文会魁首,可偏偏是个有才无运的。
李老夫人放下杯子,感慨起来,当年陈先生和萧儿他爹一起参加秋试,诗赋、论、策,样样做得花团锦簇,偏偏到最后一场帖经时,就要jiāo卷了,一杯茶翻倒污了卷子,当时的吴学政是个爱才的,怜他实在是才华出众,还是取了他,可惜只能做个末名,一杯茶,将个头名泼成了末名,萧儿他爹就成了那年的解元。
周夫人听得惊奇起来,那后来的省试呢?竟又有了这样的事不成?
这样的事倒没再出,秋试后,这陈清仪头悬梁,锥刺骨,发誓要取个会元回来雪耻,隔年,同科的十几个贡生一起去京城参加省试,入场那天早上,从客栈出来,这陈清仪竟一脚踩空,跌下楼梯,断了腿,这一场就误了。
周夫人惊奇的睁大了眼睛,这也太巧了
可不是,巧得还在后头,过了三年,这陈清仪又去考试了,这回小心得不能再小心了,连客栈也只住一楼,可刚进了场,竟拉起肚子来,拉得直不起身子,考官只好让人把他抬了出来,这一场就又误了。
周夫人失笑起来,竟有这样的事?
又过了三年,还没进场,头一天家里就来人报丧,他父亲病故了,陈清仪当时就晕了过去,一路哭着奔丧而回,守了三年丧,只说自己有才无命,再也不肯应试了,他家境清贫,就收了几个学生,靠教书为生,偏他教出的弟子,个个都是极好的,光进士及第的就有好几个,如今可是咱们两浙路有名的才子良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