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2页(2 / 2)

加入书签

在离开沈华善之前,沈华善往宫中递了意思,想亲自向景兴帝请辞。没有意外,景兴帝也答应见他一面。

皇上,糙民举家将离开京兆,能在离开之间见到皇上,实是皇上隆恩。万望皇上保重,多福多寿。

沈家的所有行装已经打点好了,沈余乐也卜出了三日后起行的日子。沈华善此来紫宸殿,就是为了向景兴帝辞别。

沈大你且起来吧。唐密,赐座。

景兴帝看着明显老了的沈华善,心中也有些心酸。他第一次见到沈华善,是跟随先帝学习帝王之术的时候,是长泰三十六年还是三十七?不记得了。

不过景兴帝还记得,他得以被册立为太子,沈华善居功至伟;他也记得,自己登上这个皇位,沈华善也出了不少力。

当然他更加记得,chūn熙宫一事的恐怖,还有因营建鞠场而引起的东宫换血,还有献俘礼时的不顺

凡此种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时至今日,他已经不再需要沈华善的从龙之功了。

如果没有沈则思叛国一事,他还能留着这位詹事大人、中书令,怪只怪沈家族中有子弟不肖。况且,沈华善老了,也该颐养天年了。

朕已经吩咐少府监下发赏赐,你为朕出的力,朕会记得。离开京兆之后,做个富家翁,荣养天年,无政事萦心,乃人间乐事。

景兴帝的语气很随和,他自己越想,就越觉得此话正确。

糙民多谢皇上厚恩,愿皇上龙体康健,国祚隆泽!

沈华善脸上十分恭敬感念。在此离去的当口,没有必要劝勉景兴帝如何勤政亲民了,唯能说的,就是这些了。

一个说颐养天年,一个说龙体康健,就剩这些了。君臣之义虽实已无存,但名分犹在,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撕破了脸。

沈华善微微抬头,眼角余光看着景兴帝。景兴帝脸上的稚嫩和笑意早就没有了,如今剩下的,就只要帝王威严,还有眼里的杀伐之气。

沈华善不知道该觉得欣慰还是惋惜。少年天子已经长大了,只是天子所向的一切,都和自己背道而驰了。

自己作为臣子,曾一力扶持他上位,如今称帝,称景兴元年。可是,自己却要背弃他,离开京兆了。

悔否?惧否?不悔,亦无惧。

这一次紫宸殿的辞别,是景兴帝和沈华善这对君臣最后一次见面了。

当沈华善退出紫宸殿的时候,竟然会觉得有一丝不舍。毕竟,他在这里为两个皇上尽过忠。

在离开京兆之前,沈华善还做了一件事qíng,那就是在京华楼设宴,邀请以往的同僚、属下、门生,作最后的畅饮。

江成海、杨简锐、成方圆等人都辞官了,和沈家前后离开京兆,这一场宴会当然会来的。

还有沈华善昔日的同僚属下,如楼乐封、袁恪真、孔芃等人,他们曾受沈华善相助提携,当然会来了;还有朝中一些三、四品大臣,平素和沈华善来往不多,在斟酌一番后,也前来赴宴了。皇上都令少府监送礼去沈家了,证明皇上对沈家还是有qíng义的,他们犯不着在这个时候和沈家过不去了。

总之,到了宴请的那一晚,京华楼济济一堂,堪比国宴。除了左良哲等少数几个官员,朝臣几乎都来了,阵势已够大了。

沈某多谢各位大人拨冗前来,沈某明日就离开京兆,归乡养老。感谢各位这些年来的相助配合,沈某今日要和各位同饮三杯酒。

京华楼大厅之中,沈华善高举着酒杯,朝在座众人这样说道,语气很激dàng。

就像当初沈宁的感叹一样,他一生最荣显最jīng彩的是岁月,都是在京兆这里度过的。如今就要离开京兆了,还有这济济一堂朝臣来相送,沈华善觉得这十几年也不枉了。

第一杯酒,祝愿皇上龙体康健,大永国祚绵长!百姓和乐,天下太平!

沈华善举起了酒杯,喝下了第一杯酒。作为大永朝臣,除了祭敬天地之外,这第一杯酒当然是为此而饮。

这第二杯酒,是祝愿在座诸位步步高升,仕途得意!也愿在座诸位谨记贤臣能吏的本分,全心全意襄助皇上!

第二杯酒,为的是尽臣本分,算是沈华善的期望了。不管辞官归乡还是在朝任职,做个贤臣能吏都是这些人心中所向吧?

第三杯酒,我们今晚只叙别qíng厚意。沈某感谢在场诸位!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和诸位宴饮!

第三杯酒水过后,京华楼的气氛就热烈起来了。觥筹jiāo错、灯光辉映,沈华善那一丝离愁别绪,也都消弭了。

离开之前,得意尽欢,也是几十年官涯的作结了。

沈华善在京华楼宴饮,沈宁和应南图也在作着最后的安排。

常真禅师那里已经能说好了吗?沈宁问道。

对于应南图来说,在京兆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千秋钱庄,千秋钱庄的事qíng处理好了,他也就无后顾之忧了。

嗯,已经跟他说了。千秋钱庄的本金,都陆续迁出京兆了。这里,不适合作千秋钱庄的总部了。

应南图的神色,有些冷淡。想到千秋钱庄,他就想到秀山之上的艰险。最后幸好常真禅师没事qíng,不然他都要悔恨终生。

怀璧其罪,他没有想到千秋钱庄之财,就连国之君主、重臣都想谋算。如果不是最后常真禅师站了出去,这事不定怎么收场。

常真禅师早就将印鉴送回有余居这里了。就算他是钱庄钱庄的东家,对于钱财商事也一窍不通,最后做主的,还是应南图。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