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页(1 / 2)
沈其立即将此事向沈华善汇报,同时立刻派人急驰北疆,看一看,到底是出了什么事qíng。
如流处已经派人前去北疆了吗?应南图皱着眉头问道。
沈宁临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他不打算将这个消息告知她,免得她心有挂虑。
已经派人前去了。老太爷对此事也十分看重,着令沈其千里急驰。听说,老太爷还让大少爷去见兵部侍郎了。
秋梧将沈家的qíng况一一道来,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也无比紧张,仿佛会有什么事qíng发生一样。
与此同时,在沈家,沈华善想着沈则思的事qíng,眉头紧皱。
沈则思的密信延迟,或许是因为小事耽搁了,也有可能是因为北疆出了大事,这密信才无法准时送来。
现在关键是,密信延迟的因由他不知道,所以才如此忧心。他暗自希望是沈则思忘记了发信,而不是北疆出了什么事qíng。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却有不详的感觉。河内道的旱灾还在持续,君复乐又逝,景兴元年的开局,真是不好。
很快,沈华善就知道为什么沈则思的密信会延迟了。一封从陇右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书信,让京兆所有官员都知道:北疆,出大事了!
第四百四十五章惊变
二月初一,当京兆百姓正在为龙抬头做准备时,一封从陇右道八百里加急文书送到京兆,像急速利箭一样刺破了京兆兴奋的氛围。
震得京兆官场抖了三抖,令得景兴帝连夜召中书令沈华善、门下侍中左良哲、兵部尚书郑棣恒、金吾卫大将军魏延庆等人进宫,商议对策!
京兆朝臣都没有想到,震动大永朝的,不是来自西燕的进犯,而是来自北疆突厥诸部的突袭!
北疆之局,再一次成为京兆朝堂的焦点!
这封加急文书,是陇右卫大将军蒋博文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一路从陇右道至京兆,累死了数匹军马,才能在二月初一送抵京兆,向景兴帝报告最紧急的军qíng!
加急文书的内容,让景兴帝和朝臣的脸色,都异常难看。
文书上,说的不是陇右道的qíng况,而是安北都护府和北疆民众的qíng况,道是安北都护谷大祖和突厥首领乌吉勾结,放塞撤防,让突厥大军长驱直入,如今北疆大半疆土,已经落入突厥手中!
文书上还提到,如今北疆十五万百姓,过半无家可归,北疆生灵涂炭。整个北疆乃至陇右道之局,已经波及,再不遏制突厥的攻势,陇右道乃至大永,都岌岌可危!
文书的最后,是蒋博文的自动请缨,他愿意带领陇右卫兵将,前去北疆御敌,请求景兴帝批准,请求景兴帝立刻划拨军粮辎重,以挽救北疆局势!
臣定必带着陇右卫兵将,将突厥逐出北疆,守护大永国土!臣愿马革裹尸,誓保百姓太平!
文书最后这几句话,令得景兴帝震动不已,惊惶不已。震动的是,蒋博文为朝堂抗敌的决心和死志,从力透纸背的字迹中显现出来;惊慌的是,北疆的局势,竟然危险到这种程度,而京兆官员竟无一人知道!
诸位卿家怎么看?北疆的局势,真如大将军说的那般,该如何是好?
景兴帝这样问道,声音带了写颤音。他早已让蒋博文的文书在这几个朝臣中传阅,如今,这几个朝臣静默惊愕的神色,让景兴帝的心头压上重重yīn影。
沈华善身为中书令,是最先看到文书的人。看到蒋博文这封文书的时候,他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之前的不祥预感果然是真的,北疆真的出事了,所以沈则思的密信才会没送来。
第二个感觉就是:蒋博文之言未必可信!北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qíng,只凭蒋博文一人之言,尚不能定论。对待北疆的局势,绝不能糙糙下决定。
沈华善这么想,是有理由的。蒋博文一向和谷大祖有龃龉,他觊觎五万都护府兵不是一天两天的事qíng了,这是有先例可循的。
长泰三十五年,七大卫大将军回京兆任职,蒋博文就曾弹劾过谷大祖。他指责谷大祖驻守北疆二十年,却滋纵突厥入侵,使得北疆的局势日益艰难,北疆百姓日益艰苦,还建议长泰帝撤了谷大祖安北都护一职,将五万安北府兵并入陇右卫。
为此,长泰帝还让当时三皇子上官永平为安北都护府监军,让他前去北疆。后来的事qíng,大家都记得了,上官永平在北疆弄出军户税一事,差点扰乱北疆的稳定,好多年后都还被人诟病。
如今,又是蒋博文说的北疆局势,又是蒋博文说谷大祖的罪行。这封文书,可信度有几成?
事实上,沈华善认为这封文书半成可信度都没有。从沈则思以往送回来的密信中,可以得知谷大祖的为人,那可真是北疆的柱梁将才,以一人的威望,带领五万安北府兵,硬是顶住了突厥的铁蹄,护佑了北疆民众的安定。这样的人,在安北有绝对的威望,得兵将绝对服从,得百姓尊敬感激。
谷大祖在北疆的威望,是用无数的血泪铸就的。这二十多年来,谷郑两家为了北疆的太平,贡献了几十个家族子弟的xing命!谷大祖和突厥有血海深仇,又怎么会勾结突厥?又怎么会作大永的罪人?
蒋博文说的,必不是实qíng!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