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0页(2 / 2)

加入书签

只是,就算他再怎么高喝,也敌不过七万招讨司士兵的声势。在他说话的间隙,招讨司士兵的高唱又响起了,直接盖过了他的喝令。城墙上的士兵和百姓,都不知该如何反应。

只惩首恶,不及士兵、百姓

这样的话语,直指huáng渊,等于直接说,招讨司士兵只会取huáng渊xing命,鄂州的士兵和百姓,都是安全的!

这样的高唱,感染力是惊人的。那几个眼睛通红的士兵,忍不住放下了手中的兵器,怯懦但是希冀地说道:大将军,我们都是大永的士兵

可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huáng渊一刀挥将过去,就将他的头颅斩了下来。随即,那几个放下了兵器的士兵,也都这样被huáng渊斩杀。

都给本将军听好了!握紧你们手中的兵器,死守住这里!若是有半点动摇,下场就和他们一样!招讨司若是攻城,你们的下场,就是这样的!

huáng渊低沉着声音说道,他手中的大刀还在滴着血,那几个士兵的鲜血,喷洒到他脸上了。这样的huáng渊,似是从地狱里面爬出来一样!

立威,震慑!

他必须以杀戮的方式,来止住有所动摇的军心民心。若是再让这些士兵胡说下去,再止不住这些招讨司的吆喝,那么平永大将军府,不战即溃!

这个时候,一阵震耳yù聋的铜锣声在城墙上响起!这些同锣鼓声急速猛烈,夹着浩dàng声势,正和招讨司士兵高喝作隔空对抗!

这些铜锣声,直接gān扰了招讨司的高唱,堪堪压住了招讨司士兵的感染力。在这城墙之上,士兵和百姓们,听得更清楚的,是这些铜锣声!

原来是谋士冯万石带着大将军府的士兵赶到了!敲响铜锣声的,正是这几百名士兵!只见这些士兵手中,不少人手里都拿着一面大铜锣,没有铜锣的士兵,手中拿着的,竟然是百姓人家的锅盖!

这些铜锣、锅盖组合在一起,才会有那么大的声势!

以铜锣声对付高喝声,这就是冯万石想出的应对之法!

在这个瞬间,huáng渊对冯万石信服不已!这等奇计,也只有朝堂先生的弟子才能想得出来。

在这样的铜锣声中,招讨司的高喝,起不了多少作用。随即,huáng渊就发现,招讨司士兵的高唱,停了下来。这个对策,真是有奇效!

先生真乃奇人!huáng渊忍不住赞叹道。有这样的谋士相助,鄂州城或许真的可以拖住几日。只要拖几日,等待北路刘良的人马到来,或有一线生机!

大将军谬赞了!这些乃小计策,只能挡住招讨司一会儿。若在下猜测没错,招讨司很快就会攻城了!七万大军的攻势,绝对不是轻易抵挡得住的。

冯万石听了huáng渊的赞扬,眉头反而紧锁,说了这样一番话语。

那先生有何良策?huáng渊马上追问道。冯万石说的,是实qíng。huáng渊带着一万余士兵,在数量上,是绝对不能和招讨司的士兵对抗的,他最大的优势,乃是占据着鄂州城。

鄂州城,地形高峻,自古是易守难攻之地,还有坚固牢靠的城墙城门。只要守住城墙城门,招讨司想要攻克鄂州,不是那么容易的事qíng。

大将军,非常事用非常法。如今招讨司的人数众多,想到守住城墙和城门,就只能狠下心肠了。在下有一计,可以缓挡住招讨司士兵的攻势,那就是用鄂州百姓的血ròu之躯守城!招讨司顾忌鄂州百姓,绝对不敢轻易动的!

冯万石所言的用百姓血ròu之躯守城,就是让huáng渊驱赶一批批的百姓,去守住城墙和城门,让他们当人ròu盾牌,守住鄂州的城墙城门。

经刚才的铜锣响声,huáng渊对冯万石的谋略是信服不已,况且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于是一道命令,从huáng渊这里发出去:着令大将军府的士兵,召集大批鄂州的百姓,前往鄂州城门!

而这个时候,招讨司已经下令攻城了!按照古大存和张戈商定的用兵之计,这七万招讨司士兵,有六万士兵是全力攻城;剩下的一万士兵,则会继续高唱着河内卫士兵演练的号声,继续攻心。

在短暂的停歇过后,嗖的一声,招讨司的攻城巨弩chuáng出动了,弩chuáng的利箭夹杂着千钧的威力,往鄂州城墙上发she过去!

攻城巨弩的威力,没有见到过的人,是难以想象的。鄂州城墙上的士兵,根本来不及躲避这样的利箭,他们只感觉到有qiáng雷轰的一声在他们面前炸开。他们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qíng,就倒了下去。

又是嗖的一声,片刻过后,第二根利箭又she到了。依然有千钧之力,只是这一次士兵们都躲开了,没有人倒下来,那些铜锣鼓声,却是停了下来。

只惩首恶,不及士兵、百姓在铜锣鼓声停下来的时候,那空闲的一万招讨司士兵,又高唱起来了。

就这样,在攻城战火中,河内卫士兵熟悉的演练号声,间杂着响起,伴随着攻城守城之举,从未断绝。这些号声,也在某些河内卫士兵心中响起,并且越来越清晰。

鄂州城门下,大批的百姓面面相觑,心中惶恐无措,前所未有地感觉到他们离死这么近,即使在蝗虫过境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绝望。

直到这个时候,百姓们才知道这些士兵让他们来城门下,为了让他们以ròu身挡住招讨司的攻势。招讨司有七万人数,以ròu身抵挡,必定是被碾成ròu泥的份,这是让他们来送死呀!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