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7页(1 / 2)

加入书签

如今,平地之上,有好些人在来来往往,他们正在用树gān搭建着一座座的建筑,虽然平地之上,只有一个个的地基框架,却也可以想象得到,若是这些地基搭建起来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这些人都在忙碌,却没有发出多少声音,站在山顶之上,仿佛像是在看一副静默的画面,沈宁只看到他们的动作,却没有听到他们的说话声,只除了淙淙流水声,提示着沈宁,这就是沈家在岭南道的秘密所在!

不知道为什么,沈宁忽而想流泪。

从弩坊署的天才匠人开始,到早前的韶县突袭,再到眼前这山坳,这中间,经历了六年的时间。

重要的,不是时间,而是这六年里,沈家族长沈华善的心路过程。这六年里,京兆朝堂发生了太多的事qíng,这才促使他下定了决心,才有沈家这座山坳的出现。

虽然只是一座山坳,但这个山坳,所代表的意义,极不寻常。因为这座山坳的出现,沈宁,或者说沈家人,终于主动地站到了景兴帝的对面。

这座山坳出现在这里,只说明了一个至理:君主无道,则礼乐征伐从四处出。

礼乐征伐,兵器司的出现,乃是征伐二字。

此刻,沈宁尚未知道这一点。她只知道,这山坳之中,平地之上,搭建的,不仅仅是一座地基,而是沈家将来的希望。

第三百七十八章押俘

沈宁和沈则高等人,刚刚从山坳之中返回韶县,就接到了沈华善发来的第二封急信。

急信上,说了雅妃之事的最后结果,说出了雅妃背后的势力正是卞之和;这封信的重点,乃在于第二件事,那就是卞之和在朝堂之上的提议!

卞之和提议,让沈则高押解赵嘉和两千俘虏上京,意所为何?这是萦绕在沈宁心头的问题。卞之和既然是雅妃背后的人,那么他的奏请,就绝对不寻常,上京领赏领功那一套说辞,沈宁一点都不相信。

显然,沈则高也是这么想的。接到急信之后,他的心qíng就很沉重。朝廷的文书尚未到达,但这个事qíng已经定下,自己必须要押解赵嘉和两千俘虏上京。卞之和为什么要上这样的奏请?皇上又为什么会准奏呢?

卞之和此计!当真是了不起!没多久,应南图出声道,话语听起来是击节赞赏,但是脸色却不太好看。

是啊,当真是了不起!此计一环接一环,不但三叔在局中心,就连祖父和沈家也圈了进去,尚书右仆she,果然不简单!应南图的话语刚下,沈宁便接口道。同样说着赞赏的话语,可是语气凛冽,甚至有种狠恨。

呃?这对夫妻在说什么?沈则高一时没有想明白他们的话,眼神也带了疑问。听他们这么说,卞之和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已经想清楚了?

失俘

杀俘

应南图和沈宁同时开口道,说出来的话语不一样,想要表达的意思,却是一致。卞之和谋的,是赵嘉和两千俘虏!

沈则高若是顺利将赵嘉和两千俘虏押到京兆,那么领功领赏,或有可能;若是,在押解途中,赵嘉和两千俘虏逃脱了或者出了意外,那么等待沈则高的,就是重重问罪!

大永军法之中,对于俘虏处置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其一是严禁将士私自杀俘,其二严禁将士不力失俘。若是私自杀掉俘虏,或者看管不力从而让俘虏逃逸,这都是要受到军法处置的!

军法,是为了保证大永军队、军事的正常有序进行,是国家机器的准绳,执行起来,尤其严格。若是违反了军法,事必不留可运作的余地。

换句话说,若是赵嘉和这两千俘虏,在押解过程中,不幸死了或者侥幸逃了,这都是沈则高的责任,是要被问罪的;而且两千俘虏不是小数目,这两千人若是出了意外,朝臣和皇上会想,沈家和这两千俘虏是不是有勾连,不然为什么恰好在押解途中出事了呢?

尤其是现在皇上似乎对沈家,颇有微词。若是沈则高押俘过程中,出了意外,沈家的局面堪忧!

此计,还真是不错。这么说来,我一定要将赵嘉和两千俘虏顺利押解至京兆了?听明白了其中的关联,沈则高苦笑着说道。

从岭南道到京兆,要走的路程本来就远,又带着两千俘虏,那么行程就更慢,最快,都要一个余月。一个月这么长的时间,还有经行那么远的距离,发生意外的机会,实在太多了!

沈则高仿佛觉得前去京兆之路,铺满的,都是荆棘和铁蒺藜,根本就没有地方下步,太艰难了!

你们说,我能推掉这个事qíng吗?忽然间,沈则高这样问道,语气中还有着希冀。既然前面的道路这么艰难,那么gān脆就不走了,行吗?

此乃神来之句,沈宁和应南图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下意识地摇摇头。如果能推掉,在京兆之中,祖父早就推掉这个事qíng,哪里还用这么着急送信来京兆?

我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就是随便问一问而已。见到沈宁和应南图都摇头,沈则高就泄气了。刚才这句话,他就是用来自娱自己罢了。明知难为而必须为之,这是要作死的节奏。

卞之和既然打失俘死俘的主意,我们定不能让他如愿!三叔一定要押这些俘虏进京兆,而且要顺顺利利到达京兆!首先,我们得确定,押解这些俘虏进京兆的,是谁,然后还要规划好进京的线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