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2 / 2)
如果没有长泰帝的指婚,如果她没有嫁入东宫,如果不是她没有勇气,如果如果这么多的如果,都是太子妃的悔恨!
此刻在东宫满目的缟素中,她终于觉得自己是个未亡人了。未亡人,是那个人的未亡人啊!
回皇后,太子妃那边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估计也就一两天,在太子头七的之前,太子妃就能去陪伴了。坤宁宫的大长秋恭恭敬敬地向皇后回禀着东宫的动静。
自从太子薨之后,皇后唯一有心去做的就是这个事qíng了,身为坤宁宫的大长秋,她会密切关注此事,好让皇后悲痛的心qíng有所减轻和转移。
皇儿都已经薨了,她岂能在世上苟活?皇儿在地下,他会孤单会寂寞会觉得冻的皇后喃喃地说,语气平平。
过度的悲伤,已经使得皇后眼中无泪了,她的眼神和脸色甚至有了一种平静。可是大长秋觉得这样不哭不泪的皇后才是最悲伤的,也只希望太子妃的事qíng能让皇后稍稍宽点心。
你知道本宫为什么没有直接赐死她,反而要这么周折地告诉她这个消息吗?皇后问了大长秋这一句,好像是真的想知道她是怎么想的一样。
皇后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奴婢猜,或许是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大长秋斟酌。回答道,按照她的猜想,直接赐死太子妃,永宁侯那里说不过去,会影响皇后的声名,也会为皇上所不喜,留下的手尾太多了。
本宫当然是有理由的!我要她心甘qíng愿为我皇儿殉葬,我要让世人都知道,太子和太子妃夫妻qíng深生死相依皇后面无表qíng地说道,语气也是木木的,却让人感受到那一股深深的寒意。
太子妃追随太子而去,这说明什么?除了说明太子夫妻qíng深之外,还说明了太子除了体弱之外并非一无是处的,他是受人爱慕有过人之处的!
只有太子妃心甘qíng愿去死,皇上和天下人才会知道太子也是有令名的,太子妃宁愿放弃繁华放弃姓名,就是为了追随太子,世人才会知道太子体弱也会有人对他不离不弃!
恭太子,尚不够!她要为皇儿正名!
太子妃在闺阁之事,当然瞒不过她这个后宫之主。当年是因为长泰帝赐婚,她无法计较,后来太子妃在东宫也算安分守己,对太子也算过得去,皇后也就当无事了,不过她还是下令不得有半点关于那人的消息进到太子妃耳中。
在皇后的心目中,就算太子是残废的是痴傻的,太子妃都要无条件去爱敬他,更别说只是体弱多病了。在皇后看来,太子妃心里有别人,那是大逆不道不可饶恕的事qíng!
太子妃是一定要死的,但是怎么个死法,皇后一直没有定断。在去年十二月太子病重之后,皇后就想出计划了,太子妃不但要死,死了还要为太子博得好名声才行。
不然,皇族养了她那么多年富贵荣华是为了什么!
于是皇后秘密派人去杀了太子妃心心念念的那人,还计算着时间,在太子薨之后准许那人的灵柩运回京兆。当然也没有再阻扰东宫探听任何消息了,所以太子妃的心腹女官才能打听到详尽的消息。
按照皇后对太子妃的了解,事qíng必定会按照她所设想的方向去发展的,她就等着就行了。
这东宫富贵,她都享过了,总得要为皇儿尽点心意才是皇后淡淡地说道。
太子妃这个头衔,给吴氏和永宁侯带了多少的尊荣,如今也要付出一点代价了,对此,皇后认为理所当然。
还没到太子头七的时候,东宫再次传来一阵哭声,原来是太子妃自缢身亡,追随太子而去了。
太子妃自缢后,她的心腹女官也被内侍发现已经触柱身亡了。这样一来,东宫再添丧事,缟素、丧仪等都是完备的,倒也没添什么麻烦,只是太子没有纳良娣孺人等妾室,也没有留下子嗣,如今太子妃也薨了,这偌大的东宫,连个主子都没有了。
太子妃追随太子而去的消息传到了长泰帝和朝臣的耳中,他们在感叹太子妃此举的同时,也在重新评估太子的为人。能得太子妃这样生死相随的,太子想必也是重qíng有德之人。
虽然太子妃薨了是件让人悲痛的事,但是长泰帝在朝堂之上还表扬了太子妃的行为,认为永宁侯教女有方,对永宁侯府多有恩赏。其中,也有怜惜永宁侯丧女之痛的心意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长泰帝自认为深有体会。
长泰帝和皇后说起太子妃的时候,话语间有惋惜也有黯然。皇后也在一旁抹着眼泪道:这孩子怎么就这么傻呢,就算她对皇儿qíng深意切,也不能就这样去了啊。皇儿不在了,还有本宫呢,本宫也会护她安乐的啊话都还没说完,就哽咽失声了。
皇后请节哀,太子和太子妃夫妻qíng深,在泉下相伴也是全了夫妻缘分了,想必他们两个心里也是欢喜的。大长秋搀扶着皇后,轻声地劝慰道,眼眶也红红的。
现在太子妃也薨了,东宫的事务,还要有人打理才是。虽然太常寺和礼部的官员主理东宫的丧葬礼仪,但东宫总得有个主心骨才是。长泰帝想起了此番来坤宁宫的目的,就是和皇后商量派人去打理东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