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页(1 / 2)

加入书签

开了chūn家里要配丸子,你那里也配点儿人参养荣丸,其他还需要什么丸子,只管告诉你二婶婶。老太太又道,虽说你姑母犯了错,我罚了她,但对你我依然是当孙女儿般看待的。

纪澄立时就红了眼圈,感激得不得了,至少表面上她是这么表现的。

老太太最后拍了拍纪澄的手背道:这人啊,只有心正了,道才走得正。

纪澄自然又是一副专心聆听教诲的样子。

从芮英堂出去,纪澄就去了卢媛的院子,纪澄早让榆钱儿打听过了,卢媛这几日大概是内疚自责都基本没怎么出院子。

阿媛。纪澄打帘子进去喊了一声正在做针线的卢媛。这姑娘是真内疚到了极点,要不然肯定不会bī着自己坐下来做针线的,卢媛可是比纪澄还不耐烦做这种东西的人。

澄姐姐,你大好啦?卢媛站了起来,她的眼睛又大又亮,虽然比不上纪澄和苏筠这样的国色,但也是个很好看的英气的姑娘。

纪澄点了点头,你这几日怎么都不来看我?这几日纪澄躺在chuáng上可一点儿也不无聊,来探病的多的是,连韩令则和何凝这两日听说纪澄病了都过府来探望过。

卢媛不好意思地低了低头,若不是我,也不会害得你沈荨那个藏不住话的,自然将沈彻说纪澄将来年纪大了会不良于行的事儿都说了。

纪澄拉了拉卢媛的手道:这怎么能怪你呢?你心思别那么重。我要去看弘哥儿,你去不去?

卢媛先是急急地抬了抬头,但旋即又蔫吧了,我?我还是不去了吧。

这可不行,纪澄可是故意来找卢媛的,她一个人去沈御的院子就显得太打眼了,拉上卢媛就没问题了,公平竞争嘛,纪澄可耻地想着,她这可也是在给卢媛机会。

卢媛本就真心喜欢弘哥儿,又惦记着沈御,最终纪澄不过劝了两句,她就高兴地应下了。

弘哥儿一见着纪澄,简直就跟穷人家的孩子见着麦芽糖一般欢喜,澄姐姐。

尽管沈御和他身边的丫头纠正了弘哥儿很多次,但这孩子只要在没有沈御的qíng况下,见着纪澄都喊姐姐。叫姑姑就感觉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一般,弘哥儿一直记得他第一次见到纪澄的样子轻飘飘的脚跟都不沾地的女妖jīng。

纪澄她们到的时候,弘哥儿正在练字,可一见她们弘哥儿自然就没心思写字了,急得他身边新来的丫头云珠嘴巴张了又关,关了又张,弘哥儿,公子说了,你每天没练够字不许玩的。

澄姐姐好不容易来一趟,我等会儿再练字。弘哥儿年纪虽小,但已经不愿意再听屋里丫鬟姐姐的话了。

纪澄道:你先练字吧,我和你媛姑姑反正也没什么事儿,等你写完了我带你去园子里玩儿。

弘哥儿欢呼一声,自从他在东湖落水之后,屋里的丫头对他简直是眼都不错的盯着,一听他要去园子,就跟要了她们命似的,生怕再有个三长两短。

但弘哥儿毕竟是小孩子,自己一个人练字总是枯燥,又眼巴巴地想和纪澄玩儿。

纪澄便让云珠给自己拿一套纸笔过来,又问卢媛的意思,卢媛摇摇头,我出去找蕊雪姐姐说话。那蕊雪就是沈御的通房,她心里估摸着卢媛估计很可能成为自己将来的主母,所以一直捧着卢媛,和卢媛也十分亲近。

卢媛过去寻蕊雪,纪澄就陪着弘哥儿练字,我每日里也要练字的,咱们来比比。

你是大人,我是小孩。弘哥儿不gān。

不过你是男子汉,我却是小女子啊。纪澄耍赖道。根据她的经验,像弘哥儿这样屁大的孩子,最烦别人总拿他当孩子,他想要的是同等的尊重。纪澄恰好就把着了弘哥儿这个脉路。

果然弘哥儿虽然撇了撇嘴,却立即收了心思开始认真写字,生怕输给纪澄。

蕊雪和卢媛就站在游廊上说话,今日是chuī什么风啊,纪姑娘居然来了?

澄姐姐想来看看弘哥儿病好了没有。卢媛没有城府地道。

蕊雪可不比卢媛迟钝,或者应该说蕊雪太敏感了,一个总是忐忑着不知将来的主母会如何的通房想不敏感都不行。蕊雪是真心希望卢媛能嫁进来的,这样的人心思浅,心地也好,在她手下讨生活一点儿也不难。

但那屋里的纪澄可就不一样了。蕊雪和纪澄虽然没怎么接触过,但远远地看过几眼就知道是个不得了的人,模样自不必说了,是个男人就没有不喜欢的,跟个仙女似的,这要是娶进来怕一定会捧着含着都怕伤着的。

纪澄的为人蕊雪也听过,非常大方,家下的人没一个不喜欢她的,这叫吃人的嘴短。可世上哪有被所有人都喜欢的人呢?蕊雪就想着纪澄这个人只怕很有些城府。将来在她手里吃了亏,怕都没出诉苦去。

她以前可不怎么来咱们这儿串门。蕊雪又道,她不能明明白白地点醒卢媛,只能委婉提示,可惜卢媛不能理解蕊雪的苦心。

蕊雪和卢媛正说着话,就见沈御从外头进来,蕊雪抬脚就要迎下阶梯,却见沈御摆了摆手,她立时领悟,沈御这是来检查弘哥儿功课的。

沈御一进弘哥儿的屋子,就看到了他和纪澄正并排站在长条书案后面,悬臂写字,这一大一小生得都是人尖子模样,连动作都有些像,看起来实在叫人赏心悦目。

纪澄和弘哥儿都很用心,纪澄当然也不想输给小孩儿,其实她底子并没有比弘哥儿qiáng多少,年少时不爱读书习字都贪玩儿去了,家里大人也不在乎,后来发奋苦练,但也没几年功夫,写字倒是像模像样的,就是缺些筋骨,那没有十年苦功是练不出的。

沈御轻咳一声,才将正埋头苦练的两个人惊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