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页(2 / 2)
明珠边擦着眼泪边说道:月瑶一直担心因为她会连累几个孩子,我当时还说她杞人忧天,没想到,没想到
牛阳晖出了一个不是主意的主意:英曜跟英耀跟可馨的年龄也相当,你写信给二妹,告诉她,两个孩子任她选。牛阳晖这么说,主要是表明他们夫妻的立场。
明珠迟疑道:这成吗?
牛阳晖赶紧点头:你不就是想让可馨当你儿媳妇吗?大的不成,老二老三也可以的。他的儿子都任由月瑶挑了,月瑶总不该再有怨言了,其实牛阳晖觉得,就算他们不提这个事月瑶也不会迁怒明珠。
明珠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成,我现在就去写信。
牛阳晖扶了明珠到书房,看着明珠认认真真地在写信没有打忧,其实就他猜测这事月瑶十有八九不会答应,牛阳晖倒没认为月瑶会嫌弃他的两个小儿子,只是可馨跟小团子的婚事不成是因为他爹嫌弃月瑶的坏名声,月瑶xing子那么高傲,在这种qíng况下哪里还会愿意跟他们家结亲,至于月瑶会不会埋怨明珠,两家会不会生嫌隙,牛阳晖也没有十分的把握,毕竟涉及到儿女,这事就不好衡量了,刚才他信誓旦旦的,主要是安抚住明珠。
第五百二十四海乱
沿海有两个城镇被倭国的làng人偷袭,这些làng人抢走了不少的财物,当然,同时也杀了不少的人。
向薇跟月瑶说完以后,她自己也是皱紧了眉头。她有预测海盗不会安生,却没想到倭国的人先冒出来了。最让向薇担心的是,若是江南这边真有有旱灾,怕是周边的几个附属小国也不安份。
月瑶也预料到沿海一带不会安生,但是却没料到倭国又趁机作乱:当年英宗皇帝差点将他们灭了,莫非是没打怕?英宗皇帝好似与倭国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似的,海军的实力qiáng大以后,英宗派遣将倭国的老巢都端了,直接将倭国变成大元朝的附属国。
向薇觉得那些文人误国,要不是那些文臣死谏,如今的倭国跟蛮族哪里还存在,早成为了他们元朝的疆土了。
月瑶却不大赞同向薇的意见:大臣的顾虑也是对的。若是将打败的国家全部都灭了,那手段也太残忍了,毕竟老弱病残是无辜的。
向薇觉得跟月瑶争这种事也争不出啥结果,也就不再继续说这个事了,反而说起另外一件事:我得了消息,林清菡三月底就从海口出发回京了,再有一些日子就到京城了,听说这次,林清菡将那位乐姨娘跟乐姨娘生的儿子都带回来了。
月瑶对这个也不意外,如今廷正也是五品的官了,这打仗时武将的家眷都是要在京城的,再者现在沿海一带在打仗,呆在海口也不安全,让家人呆在京城也更安全一些。
向薇诧异道:你怎么一点都不在意?你不想看你的小侄子了?月瑶当日听到大夫说林清菡不能生了很是为连家二房的香火着急,如今廷正已经有了儿子,月瑶理应高兴。
月瑶都没见过这个孩子的面,没啥感qíng,所以感触也不太大:回来不就能看上了。
向薇也摸不透月瑶的意思,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接连七天没下雨,每天都出太阳,天气gān燥容易惹人上火,月瑶就有些心烦气躁。
月瑶耐不住,在园子里散步。
走在园子里,看着碧蓝的天空的天空,忍不住在认真回想回想以前发生的事,没听说过京城也旱灾呀!就在月瑶嘀咕的时候,天空开始下起了小雨。
雨虽然下得不大却持续了小半天,大大缓解了月瑶焦虑的心qíng,向薇从外面回来,面色有些凝重:夫人,江南已经半个多月没下雨了。以目前的qíng况来看,今年江南十有八九是真有旱灾了。
月瑶没想太多,因为这个旱灾在她的预料之中:朝廷有什么异动吗?这都已经两个月了,朝廷在就有了动作了。
向薇点头说道:这两个月有人在几个重要的粮食产地都有人在大量收购粮食,另外朝廷还派了大臣下去核查粮仓的qíng况。其他的各项安排,向薇就没再多说了,因为跟月瑶说这些,月瑶也不懂。
月瑶看着向薇的模样,问道:你是不是还有话说?
有些事,若是月瑶不问有些事她也不会主动说,问了,向薇也不瞒着:收购粮食的人都是皇帝的人,可我没有听闻户部有大笔的钱财出去。向薇猜测这钱十有八九是从皇帝的私库出的。
月瑶有些意外,皇帝竟然会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出来买粮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