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2页(2 / 2)

加入书签

庄若兰在看到向薇的时候,就已经猜测到这门亲事怕是不成了,若是成,就该是月瑶跟她谈了:廷正是不是没看上张姑娘?

向薇喝了半杯茶,将茶杯放下,手还着釉青色的茶杯:夫人也知道,廷正最听我家姑娘的话,我也不瞒夫人,当日写信跟廷正说这件事的时候,廷正回信说这件事由着姑娘做主定下就是,无需相看,只是姑娘认为婚姻大事关乎一辈子,所以才执意要两个人见一面,不说这家姑娘,就是我也以为会面只是走一个过场,等见过以后亲事就能定下来了,毕竟廷正少爷很听我家姑娘的话,又有之前信里的话,可结果,却还是出了意外。

庄若兰明白,问题在张家姑娘身上了:什么意外?庄若兰自然知道只要月瑶看中了张月娘,这门亲事就能成,现在出了意外,让她也很疑惑?

向薇笑了一下:夫人可能不知道,张两次都能跟着张月娘出来,其实都是张月娘的主意。

庄若兰大感意外:是不是弄错了?这是张家太夫人的意思呀!张家太夫人宠爱张对她基本是有求必应这件事我也听说了,长辈有命,当晚辈的哪里敢推辞,张三夫人带着她也是没法子

向薇没解释太多:夫人,这种事我哪里会信口开河,廷正开始都应诺了,去见张月娘也只是走个过场,可见过张月娘以后他就不愿意结这门亲事,廷正不愿意,不是因为张月娘容貌不好,而是他也感觉到张月娘态度敷衍,不是诚心诚意,婚姻大事,肯定是要两厢qíng愿,qiáng扭的瓜是不甜的。也就面对的是庄若兰,若是面对的是张家的人,她更不会客气了,这门婚事是张家先提的,张月娘弄这么一出,她这是耍着人玩呢?这次张家若是不给一个满意的答复,这门婚事她是一定要搅和了。

庄若兰知道向薇不是信口开河的人,但若说张月娘态度敷衍不是诚心诚意她也不大相信:向薇,这件事怕是有误会。除了这个原因,庄若兰寻不到其他的理由。

向薇心里冷哼,但是面上却点头:我家姑娘也认为是误会,可廷正死活不说,我家姑娘想问问见面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会让廷正认为张月娘不是诚心诚意要结这门亲?

庄若兰听了这话,知道还有回旋的余地:你放心,这件事jiāo给我,我会问清楚的。

庄若兰转眼就请了张三夫人到马府做客。

张三夫人听了庄若兰的话着急了:这怎么可能?我们若不是诚心诚意,怎么会托了你去说亲呢?这事要是传扬出去,她姑娘以后的婚事可就越发的艰难了,张三夫人甚至怀疑,这是不是月瑶拒绝寻的借口,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像,要找借口,也不会找这么烂的借口。

庄若兰耐心地将向薇说的话转述了一遍:廷正是月瑶一手带大的,长姐如母,在廷正的心中月瑶就等于亲娘了,我当时听到月瑶她看中了九姑娘,就知道这门婚事八九不离十了,可现在却弄出这样的事,我都不好意思去见月瑶了。庄若兰这么说是表明月瑶是很有诚意结这门亲的。

张三夫人赶紧说道:这里面一定是有误会。张三夫人想到张当时也在场,脸瞬间黑了。一定是那个死丫头在连家四公子面前说了什么话,让连公子误会了。

庄若兰其实也有这个猜测,可现在问题还不在这里,关键在于向薇说的话:张夫人,不仅仅是这件事,另外一件事我也得跟你求证一下,张跟着你们出来,真的是张老夫人的主意吗?

张夫人有些奇怪:自然是老夫人的主意了,你也知道我们以前吃过一次亏,这次我哪里愿意带着出来,可是我婆婆压着,我没办法才带的。

庄若兰问了一句:你们来我们府邸时做客,张老夫人是怎么知道你们是来说亲的?就算头一回知道,第二回为什么又带了张出来了?庄若兰也琢磨出来这里面还真是有名堂,不过庄若兰觉得这应该是张家其他人做的手脚,她是不相信张月娘会做这种蠢事,试想一下都不可能,谁去相亲会带着容貌比自己出众数倍的姐妹去,会做这种事的人,除非是脑子有问题或者不想嫁人。

张三夫人卡壳了。

庄若兰接着说道:本来月瑶也没多想,但是有了廷正的话,月瑶也担心是不是九姑娘不愿意,所以故意寻的十姑娘去当挡箭牌?月瑶这么想正常,就是她当时也为这件事嘀咕着呢!

庄若兰这话说得很有艺术,将月瑶怀疑的话放在廷正不愿意这门亲事之后,事qíng给调了个,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张三夫人傻眼了:这怎么可能?这绝对是误会。误会就是在不经意之间造成的。

庄若兰要说的话都说完了,现在自然是说好话了:月瑶也担心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所以让我来问清楚。这话的意思,若真是误会这亲事还能继续不去,若不是误会那就没必要再说下去。

张三夫人也不知道具体qíng况是什么:等我回去问问月娘,到时候再跟安夫人解释清楚。

庄若兰点头:我也希望这是一场误会,只希望能早日解除这个误会了。早点解除这个误会还能谈下去,若是拖下去,基本没戏。

张三夫人回到家里,立即去了张月娘的院子,张月娘正在刺绣,庄若兰说的话不虚,张月娘的女红非常不错,张月娘正在给手帕上绣一朵荷花,正绣着粉红色的。

张月娘见亲娘过来,将手头的帕子放在旁边的箩筐里,站起来笑着说道:娘,你怎么过来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