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页(2 / 2)

加入书签

老夫人又问起了马鹏成亲的日子。

月瑶笑着说道:祖母,表哥明年要chūn闱,所以成亲的日子定在chūn闱后。这日子定的好,若是中了,那就是双喜临门,若是没中,成亲这么大的喜事能给马府增添喜气。

月瑶从头到尾,都没提入族谱这件事。现在提为时尚早,等过年之前提不迟。

老夫人对于月瑶越来越有朝气感到非常欣慰的。这孩子终于走出了老二跟老二媳妇过逝的yīn影了。现在看着这孩子,她能放心。

月瑶回到兰溪院,就见着正哥儿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月瑶走过去摸着正哥儿的头道:廷正昨天乖不乖,有没有偷懒?昨日月瑶是故意不带廷正出去的。现在不分开,以后总有分开的一天,所以她要让廷正慢慢适应。

廷正昨夜都没睡好,眼睛都成熊猫眼。当下听连月瑶的话,赶紧说道:姐姐,我如往日一般练字背书。

暮秋跟冬晴听到廷正说背书嘴角直抽搐,廷正少爷每日反反复复就背百家姓,就是她们听了这么长时间也能背诵出来了,也亏得姑娘耐心十足了。

月瑶笑着说道:我就知道,廷正最乖了。来,我们回屋去。下午跟晚上月瑶仍然在教廷正认字。

第二天月瑶恢复了以前的生活。早上起来练完字就去了静思园,跟着汪嬷嬷学规矩礼仪。汪嬷嬷并没有因为月瑶离开两日而放缓了进程,落下的部分汪嬷嬷中午的时候再给月瑶重新补。

汪嬷嬷很满意月瑶谦虚跟积极的学习的态度。汪嬷嬷心里有些可惜,若是三姑娘是大房的嫡女,三姑娘将来的前程必定不可限量。可惜父母双亡,三姑娘成了孤女,再冰雪聪明前程也有限。

下午是麻绣娘教导刺绣。麻绣娘其实很喜欢月瑶,只是月瑶的心思不是放在刺绣上,技艺进展缓慢。

月瑶一开始没有抱着要将刺绣学jīng,月瑶如所有人所认为的那样,觉得学会了绣个荷包或者贴身肚兜什么的就尽够了。可是这段时间,跟着麻绣娘学习了一段时间,越学越有兴趣。在月瑶的眼里,绣品已经不是简单的绣品,而是艺术品了。

基于这个想法,月瑶已经不在想着自己是在刺绣,而是将手里的针线看着是画笔,一动手就在脑海里构思着,该如何下针才能绣出一幅美丽的图案来。因为这样,月瑶学的时间不长,但是麻绣娘却看出月瑶在这方面最有天份。

也因为这个原因,看着月瑶明明构思很好,配色很好,技艺也不错,但是进步却是最慢的,这如何能不让麻绣娘着急。

当日绣娘留下了月瑶:三姑娘,你上次问我顾绣的绣法,这段时间我看出来姑娘确实有这个天份,但是你却好像志不在此,若是如此,我不会将顾绣教给你的。能找到一个如此冰雪聪明一点就通的学生,实在是难得。她是有心传授,但若是月瑶不珍惜只是当玩票,就是再难得遇见,她也不会教。

月瑶一愣,她觉得自己没表现得很出众呢。但是绣娘有这个想法对她来说是好事。月瑶当下也据实相告自己的处境:我晚上要教导弟弟认字。所以,晚上没时间练习,不过等我弟弟找着先生我就可以专心学习刺绣了。

绣娘有些意外,她得到的消息是三姑娘清高自傲,她开始以为三姑娘是看不上,却没想到竟然每日都要教导幼弟,这种品xing实在是难得:好。那等你将手头上的事qíng处理完了,我再教你。麻绣娘认为月瑶的基本功不错,再磨练磨练三五个月,就可以教了。

月瑶当下承诺:好。虽然顾绣不一定是麻绣娘压箱底的绝活,但是能得这样看重也让月瑶心存感激。

邓妈妈看着自家姑娘每次这么辛苦,很心疼。但是再心疼她也没解决的办法。她总不能让姑娘不要去学,或者让姑娘不要教廷正少爷,那都是不可能的事。

花蕾安慰邓妈妈道:妈妈,姑娘这样也好,姑娘忙碌比闲着的好。我很担心一旦姑娘空闲下来又要每日抄写经书了。姑娘现在虽然每日忙碌,但是三餐每餐都吃两碗饭,补药也从没落下。这些日子很忙碌,但是面色却越来越红润,而且比之前胖了不少。所以花蕾是宁愿姑娘忙碌,也不要姑娘玩命似的抄写经书。

邓妈妈听了这个安慰只有叹气的份了。然后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每日变着花样给姑娘做好吃的东西。可是这样也有弊端,时间长了下面的人也开始嘀咕了。

花蕾将厨房的人的口舌跟月瑶提了。月瑶淡笑道:他们说他们的,妈妈想怎么做不用拦着。有祖母在,这些人也就只敢私底下嘀咕两句。

月瑶晚上教导完廷正,洗漱完毕以后躺在chuáng上想事。临睡之前还想着,也不知道舅舅什么时候能给廷正找好先生。没想到,第二日就有消息了,而且还是一个好消息。

说起来,这其实是一个巧合。马成腾为廷正在找先生的事无意之间被李国荇知道了。

李国荇下朝以后跟马成腾同步,笑着说起这件事:我记得你小儿子今年十四岁了,已经去了书院念书。你这在为谁家的孩子找先生呢?李国荇只是有些好奇。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