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页(2 / 2)

加入书签

待到一众人等都送走了,顾家这才有了消停的时候,阿砚娘自去做饭,阿砚爹身子一直不好,再者最近阿砚不见了,他心里担忧,身体消耗得厉害,如今早早躺炕上歇息去了。

一时堂屋里只剩下了阿砚和弟弟顾墨。

阿砚少不得问起来:爹爹怎么身子不如前了?

当初拿了那十两银子,不是说可以好生看病了吗?

顾墨手里握着一卷书坐在门口借着外面的日头看呢,听到姐姐这么说,眸中闪过黯色:爹爹一直不肯去看。

他只说女儿没了,这十两银子是卖女儿钱,用不得。

阿砚略一诧异后,望着顾墨,陡然明白了原因。

她走过去,安慰地拍了拍顾墨的脑袋:我回来了,爹爹肯定会去看病了!

一时她低头看了看顾墨的书,却是四书五经中的《中庸》,便随口问道:你最近读书如何?

顾墨摇头:我没去。

阿砚蹲下来,和弟弟面对面,看着他那清秀的眉眼中浮现的忧虑之色,不免扑哧笑起来:多大点事呢,这就愁得你连私塾都不去了。既然我都没事,你明日赶紧去,将来若是考个状元,我还要当状元姐姐呢。

顾墨抬头,看到阳光洒在姐姐那白净的小脸上,照进她清澈的眸子里,那眸子里便是神采飞扬。

明明看上去一切都好呢,顾墨却隐隐觉得姐姐有事瞒着自己。

他垂下眼眸,淡淡地说:姐姐,如果有什么事,你一定要告诉我。

阿砚眨眨眼睛,笑,笑得调皮而无辜:我能有什么事呢

当夜阿砚是和自己娘睡的,母女两人颇说了一些话,以至于第二天早上阿砚醒来的时候才发现,娘已经出去厨房忙乎了,炕上就剩下自己了。

她迷迷糊糊地穿上衣服,心里琢磨着,自己若是真害了那萧铎,倒是连累了这么好的爹娘,还是得想个万全之策,不着痕迹地害了萧铎。

正想着的时候,却听到外面一阵喧闹之声,还有骂骂咧咧的哭叫声,阿砚纳闷地跨出门槛,迎头却见一个女人哭嚷着冲过来,后面还跟着一群人。

待到定睛看时,却见那人眼熟,想了想,才记起,这可不就是霍启根的娘吗,也就是她未来的婆婆。

这未来公公排行第三,是以人称霍老三的,这位婆婆就叫霍三娘。霍三娘的娘家就是本村人,和牛里正是一脉同宗的,后来嫁到本村,有人撑腰,腰杆子素来硬,平日里和人骂街就没有输过。

如今她这深秋时节她挽着袖子半散着头发,梗着脖子往阿砚家里冲,一看到阿砚,便越发恼了,戳着阿砚便骂将起来。

我家启根当日订下你,不图你家嫁妆,也不图你是多能gān的人儿,别人都说你傻,我只说傻人老实,可如今你瞧瞧你,知道外面都怎么说吗?你看你昨日里那一身穿戴,像是个当厨娘的能置备出来的吗?今日你必须给我说明白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当着我霍家列祖列宗的面给我个说法,要不然,咱就休了你!

一旁的霍老三是个老实惧内的,从旁唉声叹气颇为尴尬,小声劝着自己娘子说:这都没进门,休什么休,我看还是消消气,这都是外面的传言,咱得先问清楚。

问什么问,外面人都说了,她给人家有钱人当了通房丫鬟,这还能有假!

村子里各家各户都是隔着一堵半人高的泥巴墙,你去倒个夜壶别人都能听到动静的,更何况这一大早如此吵嚷,很快顾家再次围了一群人。

小村庄素来平静,大家忙完了秋收,也没什么大事,如今出了这个八卦事儿,可不就一群人围着看热闹。

当下村人们都听了个明白,有人就乐呵了:唷,顾三碗,敢qíng你家阿砚在外面给人做了小?

做什么小呢,当了人家小,还得个花轿抬一抬呢,我看啊,这就是个通房丫鬟!彭三娘语气中颇有些鄙薄。

阿娇一双眼睛直盯着阿砚:阿砚,你倒是说个话,你是真当通房丫鬟了?

阿砚莫名,一脸茫然地摇头:我没当。

可是说完这个后,她又有点心虚。

她算是什么呢,通房丫鬟显然不算,她又没上chuáng,可是若说单纯厨娘,仿佛又不是那么回事。

她这么一心虚,其他人都看出端倪来了,那个霍三娘更是差点蹦起来。

你,你还说不是,我看分明就是没了清白的!说着她不免哭天抹泪起来:可怜我家阿根在外征战,生死未卜,谁知道他这没过门的娘子已经有了外心,给他活生生当了一回活王八!

那个活王八三个字说得充满了爆破力和怨愤,一下子带动了周围村民的不屑,人们纷纷指责:阿砚,你若是能说个清楚,我们也信你,可是你说不清楚,那就是做了对不起老霍家的事吧?

此时此刻,阿砚忽然发现她说不清楚。

旁边彭三娘一见这个qíng景,便小声撺掇道:她家要了你们的彩礼,这得抢回来!还有这个不要脸的小贱货,在外面勾搭男人,也不能饶,这要是按以前说法,都得抓起来浸猪笼的!

说得对,咱们牛栓子村没这先例,要是传出去,名声都坏透了,以后牛栓子村的姑娘还怎么嫁!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