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1 / 2)
太后点了点头,我那时总担心,怕阿婴将来的路不好走。现在这份心放下了一半,待皇后入宫,朝政大抵就尘埃落定了。
正说话,中路那头有人行来,细长的身姿,眉目朗朗。少年人意气风发的模样,果然是最好的妆点。那身玄端穿在身上,人便不显得单薄了,自小看大的孩子,终于长成了一代帝王。
太后站起来相迎,眼里满是欣慰。少帝远远就拱了手,母亲要召见,着人传我就是了,怎么亲自来了?
梁太后是个端庄和气的人,只是微笑,我听闻君侯进言册立长秋宫,特地来问陛下,果然属实吗?
少帝腼腆颔首,属实,本来想等明日散朝后,亲自去永安宫向母亲回禀的,没想到您已经得到消息了。
这样的好事,哪里还劳陛下来说。太后欠身坐下道,我前几日还在想,陛下将要年满十六,到了该娶亲的年纪了,不知君侯与朝中众臣是什么打算。我在禁中,无法得知前朝的消息,曾经想过托少府卿在朝上提一提,又恐这样做,引得君侯不满眼下好了,既然是他的意思,我就可高枕无忧了。如何,人选定下了吗?是谁家的姑娘?
这位太后虽然不是她的生母,却一心维护她。不过这些年扶微藏着秘密,不敢过多和她亲近,但彼此间的qíng分还是有的。
我传太傅和宗正议过,究竟是谁还未定,姑且请他们为我物色。母亲放心,等人选定下了,一定即刻回禀。她笑了笑,接过huáng门送来的茶,恭恭敬敬呈到了太后手上,少府是外家,所幸母亲没有jiāo代他,万一和丞相正面为敌,到时候怕连累梁氏。现在朝中无波无澜,我料想册立皇后一事没人反对。不过还是有些忌惮,恐怕最后丞相又不依,那也只能由他了。
梁太后听了怅然,陛下就是太善xing,因此总被人欺凌。揽权容易放权难,人的yù求无止无尽,你今日给他一座城,他明日想要一个郡,后日便想要整个天下。你还需提防,只怕为你立后,是为了暂时堵住悠悠众口。真如此,咱们还是要想想法子的说着顿下来,见少帝面上有忧色,转而又宽慰他,我不过一说,也许未必是这样的呢。无论如何,这总是件喜事,陛下且高兴些。我还记得你幼时在他门下,他画了画儿教你学问力有不逮,则需借力。朝中三公九卿不能相助,bī不得已时还有各路诸侯。先帝曾同你说过,松弛有道,则可平衡天下,陛下还记得这句话吧?
扶微自然是记得的,也记得小时候不愿意读书,丞相把历代帝王如何励jīng图治的故事画成画儿教导她。现在回想起来,心头依旧有种奇异的感觉涌动,说也说不清楚。
她对丞相,其实并没有外人理解的那样处得紧张,只是立场不同,难免有敌对的错觉罢了。丞相掌控朝政整十年,她也确实足足忍了他十年,但是她很有雅量,觉得你死我活大可不必,只要把大权拿回来,一切都迎刃而解了。丞相这人怎么说呢,再跋扈她也没有真正恨过他,反而好奇没牙的老虎不知是什么样。长期被压制,会生出些古怪的念头,她很欣赏他那种耀武扬威的做派,也期待看到他被制服后的模样。如果你喜欢一个人,靠讨好和示弱,永远不能令他注意你。必要变得足够qiáng大,和他势均力敌,他才会真正正视你
是啊,再恶的人,也有善的一面。譬如他画的那些童真稚气的画儿,太师做到那份上,总算是花了心思的。因为他的独断,朝中对他的评价大多不好,扶微倒觉得没什么,不管承不承认,他们其实是同一类人。丞相冷厉,事事做绝。她呢,顶着一张懦弱的脸,暗里獠牙毕露。
先帝的教诲,我从来不敢忘。她含笑道,母亲也同我一样这乐城殿,让您想起什么了罢?
梁太后沉默下来,终是长长一叹。
我与先帝缘浅,只记得当年受封,就是在这乐城殿上。
有一种遗憾叫错过。太后和先帝的故事,扶微曾经听老宫人无意间说起。大殷的联姻,通常在宗室和望族之间进行。太后嫁给先帝时,先帝刚刚封王,贵女和皇子脾气不合,婚后的生活简直可以用势同水火来形容。成婚九年,对垒了七年,视彼此为眼中钉ròu中刺。太后甚至没想到,他称帝之后,会大发慈悲把她迎入长秋宫。
如果一早预见爱qíng会变得那样浓烈,还qíng愿蹉跎七年岁月吗?太后说起这个就有些凄恻,这世上最难看透的就是自己,不要因为固执为难自己,否则后悔可来不及了。陛下将要大婚,我很为你高兴。我那时没有领会,什么叫以柔婉之德,制龙虎之心。夫妻之道不在谁qiáng谁弱,在同心同德。愿新后与陛下敦睦,攘外必先安内,这个道理我不说,陛下也懂得。
太后略坐了一会儿就走了,扶微却一直在咀嚼那句话。以柔婉之德,制龙虎之心,这是作为女人的策略。如果换到她身上呢?恐怕就得是以豺láng之势,制虎豹之心了吧!
两日后上朝,朝上如预期的一样,谈及了少帝选后大事。
太傅和宗正因扶微授意,纷纷举荐huáng钺的女儿,但朝臣们有异议,我朝以仁孝治天下,皇后必要德容兼美方可册立。huáng钺一介武夫,治家恐有不足。
太傅一笑,此言差矣,huáng钺是武将,生女就不可为后吗?我等奏议的是huáng氏女,又不是huáng钺,这与武将不武将,有什么关系?复向上揖手,臣素闻huáng氏有德,行事恭顺有礼,为人不骄不矜,作配我主,乃天作之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