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0页(2 / 2)

加入书签

玄凌笑道:一向看着容儿身子娇弱,没想到胎象倒十分安稳,害喜也少,连太医都说难得呢。

我盈盈笑道:安妹妹好福气,臣妾怀着胧月的时候害喜害得最厉害,可见安妹妹的孩子有多贴心,将来必定十分孝顺懂事。

一番话说得玄凌十分欢喜,执了我的手坐下道:你来得正好,朕一个人坐着看折子正乏味呢。

我笑着起身打开朱漆描花的食盒,温婉笑道:臣妾正想着午后的辰光长,皇上中午的膳食必定吃得油腻,又因着为安妹妹的事高兴,想必是敞开了胃口吃的,这时候肯定腻腻的觉得不消化。所以臣妾特意准备了一些清淡的点心拿来请皇上享用。不知可好?

玄凌笑道:朕最得意的就是咱们韫欢的封号,灵犀,果真朕与你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我边盛了碗莲叶羹放在玄凌面前边解释道:这莲叶羹是取新鲜的嫩莲叶在日出前摘下来的,熬汤的水用的是这叶子上的露珠。莲叶好采,只是搜集这露珠费了点功夫。幸好熬出来的汤极香,倒也不枉费这一番周折。又取了两块藕粉桂花糖糕出来,放在新鲜的莲花瓣上,端到玄凌面前,汤是极清淡的,不过是借一点莲叶的清香罢了,这藕粉桂花糖糕最好消化,入口又香甜,皇上尝尝吧。

藕粉桂花糖糕色泽金huáng晶莹,放在粉红剔透的莲花花瓣之上,颜色更是诱人。光是看一眼,已经让人垂涎三尺。玄凌笑道:东西是简单,难得做得jīng致,叫人一看就有胃口。说着吃了一口,本是极享受惬意的表qíng,味道也清甜。然而他的松弛里似乎带了一点郁郁之色,他看着我道,这藕粉桂花糖糕的味道很熟悉,像是从前在哪个宫里吃过,却又说不上来。他极力思索着,良久才道,仿佛是德妃宫里?

我浅浅微笑,那笑意里也染上了一抹难言的伤感,皇上记得不错。从前德妃姐姐的藕粉桂花糖糕做得最好,皇上也最爱吃。

玄凌也颇感伤,放下糕点,道:伊人已逝,朕也好久没再尝到这个滋味了。他有些沉郁,道:德妃在世时朕没有多多怜惜她,一年里不过见上三五次而已,话也没多说上几句,连她走之前,朕也没能好好陪陪她。如今她不在了,朕有时想起她来真是难过。他长叹一声,说到底,终究是朕辜负了她。

眉庄在时,玄凌并没有好好爱她、珍惜她、信任她。如今她走了这么久,再说这话,只让人更觉得伤感和凉薄。

我忙含笑上前劝道:是臣妾不好,徒然惹皇上难过了。姐姐走时,还十分牵念皇上。若皇上这样为她伤心,姐姐在九泉之下也要不安的。我想了想,其实皇上也不必难过。这糕是姐姐当日亲自教授了宫中厨役的,如今姐姐虽然故去了,但臣妾已让那厨役到柔仪殿侍奉了。哪日皇上想吃,吃得欢喜,就是怀念姐姐的一点心意了。

玄凌颔首道:嬛嬛,还是你最善解人意。德妃有你这样的姐妹,也算欣慰了。

我笑道:其实今日臣妾送这点心来,还另有一番心意。

玄凌不由奇道:你的心思总是别致些,朕可猜不着,你且说来听听。

我抿嘴道:莲叶为父,莲花为母,藕为子女。臣妾奉上这份点心,是希望皇上、宫中姐妹和皇上的子嗣们永远平安喜乐,同心同德。

玄凌笑着将我搂入怀中,嬛嬛,只为你这话,朕一定要好好谢谢你才是。

我软语呢喃,臣妾不要皇上谢,只要皇上永远像今时今日一样待臣妾,好么?

他的笑声慡朗而开阔,好,朕答应你。朕与嬛嬛,与咱们的予涵、胧月和灵犀,也永远平安喜乐,体同一心。

伏在玄凌怀里,从后殿的红棱雕花长窗中望出去,几株芭蕉叶子宽阔而翠绿,时而有五彩羽毛的小鸟停驻其间,欢鸣一声,又飞得远了。飞得那样高那样远,在绵白的云朵里飞翔。灿烂的阳光如金粉一样洒在云朵上,仿佛镶了一圈绚丽耀眼的金边。望得久了,眼睛也有点晕眩。

殿外传来两声轻轻的叩门声,在寂静的殿堂里格外清晰。

玄凌懒懒问道:谁在外头。

却是李长的声音:回皇上的话,内务府拟好了几个封号,请皇上过目,甄选一个赐予安昭媛。

我笑着推一推玄凌,道:这是安妹妹的喜事呢,皇上让他们进来吧。

李长这才敢进来搁下,玄凌道:朕也看看,内务府起了什么好字来?

我站在他身边看过去,原来只有三个字,分别用金漆描了写在大红的纸上,是肃俪文三字。

我依在玄凌身旁,和颜微笑,字的意思倒还都好。这个肃字嘛,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威德克就曰肃;正己摄下曰肃;能执妇道曰肃;貌敬行祗曰肃;严畏自饬曰肃;貌恭心敬曰肃。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