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页(2 / 2)

加入书签

朵儿犹不敢接,李妈妈见她不识好歹,玉姐又一脸失望,不由道:怎不识抬举?姐儿与你吃的哩。朵儿狠擦把眼睛:二娘说,敢接旁人的东西,叫人说她饿着我,便要打死我哩。别说我哭了,哭了也要打。

李妈妈道:哪来的婶子,这般狠心?

朵儿道:不是婶子,是后娘哩。

李妈妈心头一软道:你且喝茶吃果子,无人说。玉姐也哄她:这里统共咱们三个,谁也不说,谁也不知道。你饿着,你亲娘要心疼哩。朵儿终于接了青团,囫囵儿吞了,把李妈妈唬一大跳:这要噎死哩。又与她茶喝。茶又烫,朵儿浑不在意,一气吃了六个,李妈妈忙将最后一个夺下,道:再吃便要撑杀了。

玉姐眼见朵儿这般,手一松,咬了一口的青团便落地

待程老太公折回,玉姐当仁不让诉说朵儿之事。程老太公眼珠儿一转:天叫给我玉姐一个心腹丫环!她既在家中受难,挂心便少,玉姐解她危难,便于她有恩。乡下孩子心眼儿实在,甚好,甚好。

俗语说得好穷人孩子多,凹地虾蟆多,朵儿父亲张四与头前娘子养了两男一女,与后妻又养两女一男,又非大户人家,如何养得活?丫头顶好出路倒是与大户人家作使女,次一等生而溺之。是以后娘待这赔钱货如何,他也浑不在意。自幼缺衣少食,朵儿很有些呆相,越发不受待见。既程老太公要买,李四领了一两银子,尚觉占了便宜,忙不迭将朵儿卖与程家作使女。

程老太公携玉姐领人之时,朵儿后母正在拿着指头戳她额角数说:短命鬼留下的赔钱货,还不与我抬柴去!整日半点活计做不得,空费许多柴米,多早晚

张四一声打断,朵儿见了玉姐便眼睛一亮。程老太公再不肯有一丝疏漏的,当下立了文书,请了中人,一两银子买了朵儿。

那头李妈妈寻了些gān净布衣,将朵儿洗剥gān净,看朵儿穿衣,一面道:这满头虱子亏得篦得gān净了,再多些儿,与你裹上huáng泥烧将去。往后伏侍姐儿,你自家身上须得gān净了。

朵儿只知点头。

玉姐道:你只管跟我,只管听我一个的,我就看顾你,不叫人欺负了你,谁欺负了你,你说与我,我与你出头。只不许听旁人的。

朵儿终于道:我只听大姐儿的。

作者有话要说:[1]按道理,铜钱串起来,一百个是一陌,一千个是一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会有打折,就是一陌不足百,一贯不足千。九二串,就是一陌只有九十二个,以此类推。其实九二串还算厚道的,叫长钱,还有八六的等等。这里还有银子与钱的比价问题,有的时候银贵钱贱,有的时候银贱钱贵,就不详细论述了,用得到的时候再细写。最后,作个调查:是不是这样略带一点话本式的行文方式大家看起来不习惯?

第21章 好心

玉姐下乡,原不曾受亏,依旧好吃好睡,纵是程老太公、林老安人受亏,也不肯亏了她去。若非遇上个朵儿,她便要以为乡间比江州城自在。自有了朵儿,玉姐方知这世上还有这等受苦之人。她因问朵儿为何朵儿之父任由继母nüè待朵儿,朵儿答曰:爹要下地哩,日日且忙,闲时也要做个短工,方够养活这一家子。乡下丫头不值钱,还有生下来便溺死的

玉姐又问朵儿乡间生活,方知书上chūn耕夏耘秋收冬藏,短短八字,竟有如厮艰辛。秋收之后,农人尚不得歇息。家中所有之炭,亦是他们烧得。然烧炭之人一冬却不舍得用去几斤,只管拿去卖来,以备不虞。

李妈妈见她听得难过,时常喝斥朵儿,不令说。玉姐却每要听,偏朵儿只肯听玉姐一个的。李妈妈无奈,向秀英去说,哪料玉姐小小年纪自有主张,秀英已管她不住,程谦偏又觉女儿当知晓些世事,从中拦着。李妈妈只得日日听着乡间辛苦,十分难过,只盼着早日回城。一盼二盼,终令她盼到了程老太公发话这一天。

乡间走了一遭儿,程老太公的盘算落到了实处,玉姐又遇朵儿,算是意外之喜。秀英住不惯乡间,然一心扑在家业上,反把这份不惯减了五分,居然不以为苦,自觉下乡一回,又懂了许多,也是心满意足。玉姐带回了朵儿,也是开怀。至如苏先生与程谦,各细心查访佃户,亦有收获。其余人等也是开了眼界,纵使没甚显见的好处,思及朝发夕至,便可回到江州城用上恭桶,也是欢欣雀跃。

是以程家上下主仆人等回城皆是笑容满面,后头又多跟了一辆车,带些土仪。原本佃户还要多孝敬,程老太公道:青huáng不接的时候,谁都不易哩,留下你们自家用,真有心,秋天多与我些便是了。方止带了一车回来。

到得家中,洒扫、安放行李,秀英将朵儿jiāo与李妈妈:妈妈且带着她,与她从里到外都换过了,篦了头、洗了澡,再往姐儿房里放。

李妈妈道:我的好娘子,我须得伏侍了姐儿,再去管她。

秀英道:把大姐儿jiāo与老安人,那里的吴妈妈也是老积年哩。

李妈妈方不方声了,命朵儿往院子里一站:我送姐儿去,你站这里,不许走动,不要碍事,瞅着些不要磕碰了。朵儿喉咙里应了一声,见李妈妈望向她,忙把头点了数点。李妈妈又取了玉姐一套新衣,往吴妈妈那里送:大姐儿且缓一缓等一等,厨下水正烧,烧热了先与姐儿洗澡换衣裳。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